查詢
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十八首·其十四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釣叟,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補充糾錯
上一篇詩文:
讀山海經(jīng)·其一
下一篇詩文:
文賦
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
譯文
我們的部隊于蘭圃休息,在青草豐茂的山坡喂馬。
在水邊的原野用石彈(磻)打鳥,在長河里釣魚。
一邊目送著南歸的鴻雁,一邊信手揮彈五弦琴。
一舉一動都悠然自得。對大自然的奧妙之道能夠心領神會,十分快樂!
不禁贊賞《莊子》中那位漁翁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捕魚工具)的風神。
自己的知音已經(jīng)去世,還有誰可以對他傾訴呢?
注釋
蘭圃:有蘭草的野地。
秣(mò)馬:飼馬。
磻(bō):用生絲做繩系在箭上射鳥叫做弋,在系箭的絲繩上加系石塊叫做磻。
皋(gāo):水邊地。這句是說在皋澤之地弋鳥。
綸:指釣絲。
五弦:樂器名,似琵琶而略小。
太玄:就是大道。“游心太玄”,是說心中對于道有所領會,也就是上句“自得”的意思。
筌:捕魚竹器名。《莊子·外物》道:“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庇值溃骸把哉咚栽谝?,得意而忘言?!薄暗敏~忘筌”是“得意忘言”的比喻,說明言論是表達玄理的手段,目的既達,手段就不需要了。
郢:古地名,春秋楚國的都城。
我們的部隊于蘭圃休息,在青草豐茂的山坡喂馬。
在水邊的原野用石彈(磻)打鳥,在長河里釣魚。
一邊目送著南歸的鴻雁,一邊信手揮彈五弦琴。
一舉一動都悠然自得。對大自然的奧妙之道能夠心領神會,十分快樂!
不禁贊賞《莊子》中那位漁翁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捕魚工具)的風神。
自己的知音已經(jīng)去世,還有誰可以對他傾訴呢?
注釋
蘭圃:有蘭草的野地。
秣(mò)馬:飼馬。
磻(bō):用生絲做繩系在箭上射鳥叫做弋,在系箭的絲繩上加系石塊叫做磻。
皋(gāo):水邊地。這句是說在皋澤之地弋鳥。
綸:指釣絲。
五弦:樂器名,似琵琶而略小。
太玄:就是大道。“游心太玄”,是說心中對于道有所領會,也就是上句“自得”的意思。
筌:捕魚竹器名。《莊子·外物》道:“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庇值溃骸把哉咚栽谝?,得意而忘言?!薄暗敏~忘筌”是“得意忘言”的比喻,說明言論是表達玄理的手段,目的既達,手段就不需要了。
郢:古地名,春秋楚國的都城。
參考資料:
1、(兄長參軍就像)郢人逝世,我還能與誰一起談論傾訴呢?
創(chuàng)作背景
補充糾錯
《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是嵇康所寫的一組詩,為送他哥哥嵇喜參軍而作。
詩文作者

嵇康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
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后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鐘會,遭其構(gòu)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袁宏稱其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跡與遭遇對于后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他注重養(yǎng)生,曾著《養(yǎng)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并且給后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fā)。
猜你喜歡
最新更新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