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補充糾錯
譯文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飯,嫌棄食物淡而無味。主人聽到之后,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鹽。他吃了后覺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語說:“菜之所以味道鮮美,是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量多的時候呢?”這個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鹽。吃過之后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注釋
食:食物。
聞已:聽罷。
更:再次。
益:增加。
既:已經(jīng)。
空:空口。
口爽:口味敗壞。
所以:……的原因。
復(fù):再。
爽:差、敗壞。
智:智慧。
故:緣故。
反:反而。
患:禍患。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飯,嫌棄食物淡而無味。主人聽到之后,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鹽。他吃了后覺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語說:“菜之所以味道鮮美,是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量多的時候呢?”這個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鹽。吃過之后味覺敗壞,反而成為他的禍患。
注釋
食:食物。
聞已:聽罷。
更:再次。
益:增加。
既:已經(jīng)。
空:空口。
口爽:口味敗壞。
所以:……的原因。
復(fù):再。
爽:差、敗壞。
智:智慧。
故:緣故。
反:反而。
患:禍患。
詩文作者

僧伽斯那
僧伽斯那,又稱僧伽斯、僧伽先,是公元5世紀印度的大乘法師,一生研究佛學(xué)。早年出家學(xué)道,游化諸邦,聰明絕世,多所述作,撰有《修行經(jīng)》、《大道地經(jīng)》、《僧伽羅剎所集經(jīng)》等。其中,《僧伽羅剎所集經(jīng)》敘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間之諸種事跡,特以載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稱于世。他也參與《華嚴經(jīng)》、《賢愚經(jīng)》的撰寫,佛學(xué)成就非常之大?!栋儆鹘?jīng)》古文漢譯本于南朝齊永明十年由其弟子求那毗地所譯,本書即是按照此譯本注釋翻譯而成的。
猜你喜歡
最新更新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