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出飛鳥外,青峰戴朱樓。
搏壁躋半空,喜得登上頭。
始知宇宙闊,下看三江流。
天晴見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曠煙景豁,陰森棕楠稠。
愿割區(qū)中緣,永從塵外游。
回風吹虎穴,片雨當龍湫。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颼颼。
回合俯近郭,寥落見遠舟。
勝概無端倪,天宮可淹留。
一官詎足道,欲去令人愁。
1、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六):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52-154
2、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308-311
1、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鑒賞大典(六):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52-154
2、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308-311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參工詩,長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F(xiàn)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后人多并稱“高岑”。有《岑參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為八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