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名
獨陰 dúyīn,出《太平圣惠方》(有位無名):足大趾次趾內橫紋中?!镀嫘Я挤健罚邯氷幎ǎ谧愕诙合聶M紋中是穴。
定位與取法
定位:在足第二趾的跖側遠側趾間關節(jié)的中點。
取法:仰足,第2足趾掌面遠端,趾關節(jié)橫紋中點處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趾短、長屈肌腱。分布有足底內側神經趾足底總神經的足趾底固有神經。
作用與主治
作用:調理沖任
主治:胃脘疼痛,腹痛,惡心,嘔吐噦濁,吐冷酸水,吐血,難產,死胎,胞衣不下,月經不調,小腸疝氣,心痛,胸腹痛,卒心痛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1~0.2寸,局部有脹痛感。
灸法: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按摩:用手拿捏足部,以中指指腹揉按獨陰穴,有酸脹感,每次3~5分鐘,多用來治療心絞痛、月經不調等癥。
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三陰交穴治婦人難產。
配太沖穴、太溪穴、關元穴治胎衣不下、胸痛、吐冷酸水。
配關元穴、間使穴、太沖穴、太溪穴、三陰交穴、腎俞穴治臍下結塊。
文獻摘要
《針灸大成》:獨陰二穴……治小腸疝氣,又治死胎,胎衣不下,灸五壯。又治女人干噦,嘔吐紅,經血不調。
《針灸集成》:獨陰主治干嘔吐、伏梁奔豚、積聚、小腸疝氣、死胎、胎衣不下、胸痛、吐冷酸水,太沖三壯,內關二壯,獨陰五壯。
《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獨陰,奇穴?!樁?。灸三壯。主治難產、死胎,月經不調,小腸疝氣,胸腹痛,婦人干噦,嘔吐。另說可治河鲀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