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自取其禍
zì qǔ qí huò
bring misery oneself
“自取其禍”的成語拼音為:zì qǔ qí huò,注音:ㄗˋ ㄑㄩˇ ㄑㄧˊ ㄏㄨㄛˋ,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基本解釋: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例句: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個官員叫魯昔,他為人貪婪好利,經(jīng)常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有一天,他聽說某地出產(chǎn)一種珍貴的草藥,可以治病延年,于是他悄悄前往那個地方,私自采集了這種草藥,準備販賣賺取巨額利潤。不料,他不慎被當?shù)厝税l(fā)現(xiàn),并被捉住。當?shù)厝酥浪驱R國官員后,將他綁起來送回齊國,向齊國國君訴說他的貪婪之行。齊國國君非常憤怒,立即將魯昔押送到刑場處以極刑。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人形容自作自受,自取其禍的典型例子。
拼音 | zì qǔ qí huò |
注音 | ㄗˋ ㄑㄩˇ ㄑㄧˊ ㄏㄨㄛ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
英文 | bring misery oneself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 |
出處 | 宋·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弒,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td> |
例句 | 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個官員叫魯昔,他為人貪婪好利,經(jīng)常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有一天,他聽說某地出產(chǎn)一種珍貴的草藥,可以治病延年,于是他悄悄前往那個地方,私自采集了這種草藥,準備販賣賺取巨額利潤。不料,他不慎被當?shù)厝税l(fā)現(xiàn),并被捉住。當?shù)厝酥浪驱R國官員后,將他綁起來送回齊國,向齊國國君訴說他的貪婪之行。齊國國君非常憤怒,立即將魯昔押送到刑場處以極刑。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人形容自作自受,自取其禍的典型例子。 |
補充糾錯
以"禍"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倚:倚靠;伏:隱藏。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 禍不單行:禍:災難。指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fā)生。
- 禍不旋踵:旋踵:旋轉腳跟,比喻時間極短。禍害不久就將到來。
- 禍從口出:災禍從口里產(chǎn)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言語必須謹慎。
- 禍從口生:指言語不慎招致災禍。
- 禍從天降: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災禍。
- 禍福同門:指禍福皆人自取。
- 禍福惟人:是禍是福均取決于人自身的所作所為。亦作“禍福由人”。
- 禍福無常:指禍與福沒有固定不變的常規(guī)。
- 禍福無門:無門:沒有定數(shù)。指災禍和幸福不是注定的,都是人們自己造成的。
- 禍福相生:指禍害與幸福是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的。
- 禍福相依: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 禍福相倚:指禍與福相因而生。
- 禍福倚伏:比喻壞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 禍福由人:是禍是福均取決于人自身的所作所為。同“禍福惟人”。
- 禍福有命:舊時迷信認為,災禍與幸福都有一定的氣數(shù),都是命中注定的。
- 禍福之門:指禍與福之所從出。
- 禍國殃民:禍、殃:損害。使國家受害,百姓遭殃。
- 禍及池魚:猶殃及池魚。比喻無辜波及而受害。
- 禍結兵連:結:相聯(lián);兵:戰(zhàn)爭;連:接連。戰(zhàn)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 禍近池魚:猶言殃及池魚。比喻無辜而受害。
- 禍絕福連:指災禍消失,好運接連不斷。
- 禍亂滔天:形容災禍、戰(zhàn)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 禍迫眉睫:猶言禍在旦夕。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 禍起蕭墻:蕭墻: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墻。指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部發(fā)生禍亂。
- 禍稔惡積:猶言禍盈惡稔。指長期作惡犯罪,罪惡深重。
- 禍生肘腋:肘腋:胳肢窩。比喻事變就發(fā)生在身邊。
- 禍首罪魁:首:頭目;魁:首領。犯罪作惡的首罪者。
- 禍為福先:指受盡災禍之后好運就會降臨。多用于勸慰受難之人。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倚:倚靠;伏:隱藏。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 禍盈惡稔:猶言罪惡累累。稔,喻積久。
- 禍在旦夕:災難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降臨。形容處境非常危險。
- 禍棗災梨: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刻板。比喻濫刻無用的書。
- 禍中有福:指不幸之中也包含著產(chǎn)生幸運的因素。
以"自"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自拔來歸: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huán)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自給自足:給:供給。依靠自己的生產(chǎn),滿足自己的需要。
- 自覺自愿:自己覺悟而愿意。
- 自貽伊戚:貽:遺留;伊:此;戚:憂愁,悲哀。比喻自尋煩惱,自招憂患。
- 自暴自棄:暴:糟蹋、損害;棄:鄙棄。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墮落。
- 自不待言: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語解釋。
- 自不量力: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
- 自慚形穢:形穢:形態(tài)丑陋,引伸為缺點。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漸愧。
- 自成一格:指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 自成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 自出機軸:比喻作文章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風格和體裁。同“自出機杼”。
- 自出機杼: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jīng)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 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出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 自出新裁: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設計或籌劃。多指詩文、技藝等的構思有獨創(chuàng)性。同“自出心裁”。
- 自出一家: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 自吹自擂: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 自吹自捧:自我吹噓,自己捧場。
- 自厝同異:指自找矛盾,互相不和。
- 自得其樂: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
- 自負不凡:自恃高明,不同尋常。
- 自甘暴棄: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同“自暴自棄”。
- 自甘墮落:自己甘心思想行為向壞的方向發(fā)展。
- 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
- 自告奮勇: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任某項艱巨的任務。
- 自顧不暇:暇:空閑。光顧自己還來不及。指沒有力量再照顧別人。
- 自劊以下:劊:西周時的諸侯國名。從劊以下的樂曲就不加評論。比喻從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 自壞長城: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yè)。
- 自矜功伐:指居功自傲。
- 自救不暇:解救自己都來不及。指無力再幫助他人。
- 自覺形穢: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舉止不如別人。后也泛指與人相比,自愧不如。
- 自掘墳墓:掘:挖。自己的所作所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墳墓一樣。比喻自尋死路。
- 自鄶而下: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 自鄶無譏: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評論。同“自鄶以下”。
- 自鄶以下:吳國的季禮在魯國看周代的樂舞,對于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評論,但從劊國以下他就沒有再表示意見。比喻從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評論。
- 自愧不如:弗:不。自己慚愧不如別人。
- 自愧弗如:自感不如別人而內心慚愧。
- 自力更生:更生:再次獲得生命,比喻振興起來。指不依賴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來,把事情辦好。
- 自立門戶:指單獨成立家庭。也指學術上不依賴前人而另立一派?,F(xiàn)也指離開某一集體,自己另搞一套。
- 自賣自夸:夸:夸贊。自己賣的東西自己夸好。比喻為自己吹噓。
- 自媒自衒:自我介紹,自我夸耀。
- 自鳴得意:鳴:表示,以為。自以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 自命不凡:自命:自認為;凡:平凡。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
- 自命清高:命:認為。自以自為清高。
- 自欺欺人: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自棄自暴: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同“自暴自棄”。
- 自強不息: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 自輕自賤:賤:藐視。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 自求多福: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幸福。
- 自取咎戾:指自招罪過。同“自取罪戾”。
- 自取滅亡:所作所為把自己引上絕路。
- 自取其禍: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
- 自取其咎:咎:罪過,禍害。自己造成災禍或自己找罪受。
- 自取罪戾:指自招罪過。亦作“自取咎戾”。
- 自然而然:自由發(fā)展,必然這樣。指非人力干預而自然如此。
- 自身難保:自己保不住自己。
- 自生自滅:自然地發(fā)生,生長,又自然地消滅。形容自然發(fā)展,無人過問。
- 自食其惡果: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
- 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壞事,自己受到損害或懲罰。
- 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生活。
- 自食其言:指說了話不算數(shù)。
- 自始至終:從開始到末了。表示一貫到底。
- 自始自終:從開始到末了。表示一貫到底。
- 自視甚高: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學識等)。
- 自樹一幟:比喻單獨建立一種風格、體制、派別或力量等。
- 自私自利:私心很重,只為個人利益打算。
- 自討苦吃:討:招惹。自己找苦吃。
- 自討沒趣:做事不得當,反使自己難堪窘迫。
- 自投羅網(wǎng):投:進入;羅網(wǎng):捕捉魚鳥的器具。自己投到羅網(wǎng)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 自我表現(xiàn):顯示或宣揚自己的優(yōu)點,使自己突出。
- 自我吹噓:比喻自我吹噓、夸張。
- 自我解嘲:用言語或行動為自己掩蓋或辯解被人嘲笑的事。
- 自我陶醉:陶醉:沉醉于某種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內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賞。
- 自我犧牲:為別人(或事)犧牲自己。
- 自我作古:作古:創(chuàng)始。由我創(chuàng)造。指不沿襲前人。
- 自我作故:作故:創(chuàng)始。由我創(chuàng)造。指不沿襲前人。
- 自相殘害: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 自相殘殺:殘:傷害。自己人互相殺害。
- 自相驚擾:自己人互相驚動,引起騷亂。
- 自相驚憂:自己人互相驚動擾亂,造成不安。
- 自相矛盾: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 自相水火: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樣不能相容。
- 自相魚肉:魚肉:當作魚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內部自相殘殺。
- 自新之路:罪犯自己改正錯誤,重新做人的出路。
- 自信不疑:相信自己,絕不懷疑。
- 自行其是: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 自尋短見:短見:本指見識短淺,引申為自殺。自己認為無法活下去而尋死。
- 自尋煩惱:自找的煩悶苦惱。意思是,本來不該有煩悶苦惱。
- 自崖而反:崖:崖岸;反:通“返”,回。舊時送行辭。
- 自言自語:自己一個人低聲嘀咕。
- 自業(yè)自得:業(yè):造作;得:獲得,取得。佛家語,指自作自受。
- 自詒伊戚:自尋煩惱;自招災殃。
- 自貽伊咎:指自己招來過錯。
- 自以為得計:得計:計謀得逞。自以為計謀很對很好了(含貶義)。
- 自以為是:是:對。總以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
- 自用則小:自用:只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不虛心向人求教。主觀武斷,就辦不成大事。
- 自由泛濫:指某種錯誤的思想言行沒有約束,到處擴散。
- 自由放任:不加約束,任它自由發(fā)展。
- 自由自在:形容沒有約束,十分安閑隨意。
- 自有公論: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
- 自圓其說:圓:圓滿,周全。指說話的人能使自己的論點或謊話沒有漏洞。
- 自怨自艾: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錯誤。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錯誤,自己改正?,F(xiàn)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錯誤。
-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 自作聰明:自以為聰明而亂作主張。指過高地估計自己,主觀地辦事。
- 自作解人:指不明真意而亂發(fā)議論的人。
- 自作門戶:指自己創(chuàng)立派別或結成宗派。同“自立門戶”。
- 自作主張:指沒有經(jīng)過上級或有關方面同意,就擅自處置。
-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蠢事壞事,自己倒霉。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