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
季冬之月,太陽的位置在婺女宿,黃昏時刻,婁宿出現(xiàn)在南方中天,拂曉時刻,氐宿出現(xiàn)在南方中天。季冬于天干屬壬癸,它的主宰之帝是顓頊,佐帝之神是玄冥,應(yīng)時的動物是龜鱉之婁的甲族,相配的聲音是羽音,音律與大呂相應(yīng)。這個月的數(shù)字是六,味道是咸味,氣味是朽味,要舉行的祭祀是行祭,祭袒時祭品以腎肚為尊。這個月,大雁將要北來,喜鵲開始搭窩,山雞鳴叫,家雞孵卵。天子住在北向明堂的右側(cè)室,乘坐黑色的車,車前駕著黑色的馬,車上插著黑色的繪有龍紋的旗幟,天子穿著黑色的衣服,佩戴著黑色的飾玉,吃的食物是黍米和豬肉,使用的器物宏大而口斂。
這個月,天子命令主管官吏大規(guī)模舉行儺祭,四方城門都割裂犧牲,并制作土牛,以此送陰冬之氣。遠飛的鳥飛得高而且快。這個月,普遍地舉行對山川之神的祭祀以及對有功于民的先世公卿大臣,天地神祗的祭祀。
這個月,命令負責捕魚的官吏開始捕魚。天子親自前往觀看。于是品嘗剛捕到的鮮魚,品嘗之前,要先進獻給祖廟。這時候,冰凍得正結(jié)實,積水的池澤層層凍結(jié)。于是命令鑿取冰塊。冰塊藏入冰窖之后,命令有司告訴百姓從谷倉中拿出五谷,選擇種子。命令負責農(nóng)業(yè)的官吏,謀劃耕作的事情,修繕犁鏵,準備耕田的農(nóng)具。命令樂官舉行吹奏樂的大合奏,結(jié)束一年的訓(xùn)練。命令王畿內(nèi)的郡縣大夫收繳按常規(guī)應(yīng)該交納的木柴,來供給祖廟及各種祭祀舉行燔燎之用。
這個月,日月星辰繞天一周,又都回到原來的位置,一年的天數(shù)接近終了,新的一年將要重新開始。要讓農(nóng)民專心籌備農(nóng)事,不要差遣他們干別的勞役。無子與公卿大夫整飭國家的法典,討論接季節(jié)月份制定的政令,以此來準備明年應(yīng)作之事。命令太史排列各異姓諸侯的次序,使他們按國家大小貢賦犧牲,以供給對上天及社稷之神的禁祀。命令同姓諸侯供給祭祖祖廟所用的牛羊犬冢。命令小宰依次列出從卿大夫到一般老百姓所有土地的數(shù)目,使他們貢賦犧牲,以供給條祀山林河流之神使用。凡是在天下九州的老百姓,必須全部獻出他們的力量,以供給對皇天上帝,社稷之神、先祖神主以及山林河流之神的祭祀。
實行這些政令,這述就算一年終了了。……在三旬中有二日。
季冬實行應(yīng)在秋天實行的政令,那么,白露就會過早降落,有甲殼的動物就會成災(zāi),四方邊邑的百姓就會為躲避來犯之敵而藏入城堡。如果實行應(yīng)在春天實行的政令,那么,幼小的動物就會遭到損傷,國家就會流行久治不愈的疾病,給這種情況命名叫做“逆”。如果實行應(yīng)在夏天實行的政令,那么,大水將為害國家,冬雪將不能按時降落,冰珠將會融化。
士節(jié)
士的為人,主持正義不避危難,面臨禍患忘卻私利,舍生行義,視死如歸。有如此行為的人,國君無法與他交友,天子無法讓他稱臣。大至安定天下,其次安定一國,一定要用這樣的人。所以君主想要大立功名的,不可不致力于訪求選樣的人。賢明的君主把精力花費在仿求賢士上,而對治理政事則采取超脫的態(tài)度。
齊國有個叫北郭騷的,靠結(jié)獸網(wǎng)、編蒲葦,織麻鞋來奉養(yǎng)他的母親,但仍不足以維持生活,于是他到晏子門上求見晏子說;“希望能得到糧食以奉養(yǎng)母親?!标套拥钠蛷膶﹃套诱f;“這個人是齊國的賢人。他志節(jié)高尚,不向天子稱臣,不與諸侯交友,對于利不茍且取用,對于禍不茍且求免?,F(xiàn)在他到您這兒來尋求糧食以奉養(yǎng)母親,這是悅服您的道義,您一定要給他。”晏子派人把倉中的糧食、府庫中的金錢拿出來分給他,他謝絕了金錢而收下了糧食。
過了不久,晏子被齊君猜忌,逃往國外,經(jīng)過北郭騷的門前向他告別。北郭騷洗發(fā)浴身,恭敬地迎出來,見到晏于說:“您將要到哪兒去?”晏子說:“我受到齊君的猜忌,將要逃往國外?!北惫诱f:“您好自為之吧?!标套由狭塑嚕L嘆一聲說:“我逃亡國外難道不正應(yīng)該嗎?我也太不了解士了。”于是晏子走了。
北郭子召來他的朋友,告訴他說?!拔覑偡套拥牡懒x,曾向他求得糧食奉養(yǎng)母親。我聽說;‘奉養(yǎng)過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擔他的危難?!缃耜套邮艿讲录?,我將用自己的死為他洗清冤誣?!北惫哟┐骱靡鹿?,讓他的朋友拿著寶劍捧著竹匣跟隨在后。走到國君朝廷門前,找到負責通稟的官吏說,“晏子是名聞天下的賢人,他若出亡,齊國必定遭受侵犯。與其看到國家必定遭受侵犯,不如先死。我愿把頭托付給您來為晏子洗清冤誣?!庇谑菍λ呐笥颜f:“把我的頭盛在竹匣中,捧去托付給那個官吏?!闭f罷,退下幾步自刎而死。他的朋友于是捧著盛了頭的竹匣托付給了那個官吏,然后對旁觀的人說:“北郭子為國難而死,我將為北郭子而死?!闭f罷,又退下幾步自刎而死。
齊君聽說這件事,犬為震驚,乘著驛車親自擊追趕晏子,在離國都不到百里的地方趕上了晏子,請求晏子回去。晏子不得已而返,聽說北郭騷用死來替自己洗清冤誣,他感慨地說:“我逃亡國外難道不正應(yīng)該嗎?北郭騷之死說明我越發(fā)地不了解士了?!?/p>
介立
靠富貴受人擁戴容易,靠貧賤受人擁戴很難。從前晉文公逃亡在外,遍行天下,困窘極丁,貧賤極了,然而介子掛一直不離開他,這是由于晉文公具有受他擁戴的德行。晉文公退回晉國后,擁有萬輛兵車,然而介子推卻離開了他,這是由于當時文公已經(jīng)有受他擁戴的德行了。困難的事情能做到,而容易的事情卻做不到,這正是文公不能成就王業(yè)的原因??!
晉文公返回晉國后,介子推不肯接受封賞,他為自己賦詩道:“有龍飛翔,遍行天下。五蛇追隨,甘當輔佐。龍返敵鄉(xiāng),得其歸所。四蛇追隨,享其恩澤。一蛇羞慚,枯死荒野,”他把這首詩懸掛在文公門前,自己隱居山下。文公聞知這件事說:“??!這一定是介子推?!庇谑俏墓x開宮室居住,改穿兇喪之服,以示自責,并向士民百姓下令說;“有能找到介子推的,賞賜上卿爵位,田百萬畝?!庇腥嗽谏街杏龅浇樽油?,見他背著釜,上插一把長柄笠作為傘蓋,就問他說?!罢垎柦樽油谱≡谀膬?”介子推回答說?!澳墙樽油迫绻幌氤鍪硕胍[居,我怎么會單單知道他?”說罷就轉(zhuǎn)過身走了,終生不做官。
人心不同難道不是十分懸殊嗎?如今世上追逐私利的人,盡管早早就上朝,很晚才退朝回來,口干舌燥,日夜思慮,仍然未能得以滿足。而今介子推可以得到名利卻務(wù)求趕快避開它,介子推的節(jié)操超離世俗太遠了。
東方有個士名叫愛旌目,將要到某地去,卻餓暈在路上。狐父那個地方一個名叫丘的強盜看見了,摘下盛有水飯的壺去喂他。愛旌目咽下三口之后眼睛才能看見,他問;“你是干什幺的?”回答說:“我是狐父那個地方的人,名叫丘?!彪检耗空f?!澳悴皇菑姳I嗎?為什么給我吃東西?我信守節(jié)義決不吃你的食物!”說罷,兩手抓地往外吐那咽下去的飯,吐不出來,喀喀一陣就趴在地上死了。
鄭人攻陷麟邑的時候,莊(足+喬)劫掠郢都的時候,秦人圍困長平的時侯,韓、荊、趙這三個國家的將帥貴族都很驕傲自恣,三國的士卒百姓都很強壯有力,于是他們相互欺凌,自相殘殺,而怯弱的人跪拜乞求免死,到最后,人們交替相食,根本不分辨正義與否,只希望僥幸得以括命。至于爰旌目,已經(jīng)吃了食物,不會死了,但他憎惡狐父之盜的不義,因而不肯不死。若讓三國的將士和受旌目一起商議事情,他們之間相差得豈不是太遠了嗎!
誠廉
石頭可以破開,然而不可改變它堅硬的性質(zhì),朱砂可以磨碎,然而不可改變它朱紅的顏色。堅硬和朱紅分別是石頭、朱砂的本性所具有的。本性這個東西是從上天那里承受下來的,不是可以任意擇取制造的。潔身自好的豪杰之士,他們的名節(jié)不可玷污也象這一樣。
從前周朝將要興起的時候,有兩位賢士住在孤竹國,名叫伯夷、叔齊。兩人一起商量說:“我聽說西方有個西伯,好象是個仁德之君,現(xiàn)在我們還呆在這兒干什么呢?”于是兩人向西行到周國去,走到岐山之南,文王卻已經(jīng)死了。武王即位,宣揚周德,派叔旦到四內(nèi)去找膠鬲,跟他盟誓說;“讓你俸祿增加三級,官居一等。”準備三份盟書,文辭相同,把牲血涂在盟書上,一份埋在四內(nèi),兩人各持一份而歸。武王又派保召公到共頭山下去找微子啟,跟他盟誓說:“讓你世世代代作諸侯之長,奉守殷的各種正常祭祀,允許你供奉桑林之樂,把孟諸作為你的私人封地?!睖蕚淙菝藭霓o相同,把牲血涂在盟書上,一份埋在共頭山下,兩人各持一份而歸。伯夷、擔齊聞知這些,互相望著笑道:“跟我們原來聽說的不一樣??!這不是我們所說的‘道’。從前神農(nóng)氏治理天下的時候,四時祭祀畢恭畢敬,但是不為求福,對于百姓,忠信為懷盡心治理,而無所求;百姓樂于公正,就幫助他們實現(xiàn)公正,百姓樂于太平,就幫助他們實現(xiàn)太平,不利用別人的失敗使自己成功,不利用別人的卑微使自己高尚。如今周看到殷邪僻淫亂,便急急忙忙地替它糾正,替它治理,這是崇尚計謀,借助賄賂,倚仗武力,炫耀威勢。把殺牲盟誓當作誠信,依靠四內(nèi)和共頭之盟來宣揚德行,宣揚吉夢取悅眾人,靠屠殺攻伐攫取利益,用這些做法承繼殷,這是用悖亂代替暴虐。我們聽說古代的賢土,遭逢太平之世,不回避自己的責任,遭逢動亂之世,不茍且偷生。如今天下黑暗,周德已經(jīng)衰微了。與其依附周使我們的名節(jié)遭到玷污,不如避開它使我們的德行清白高潔?!庇谑莾扇讼虮弊?,走到首陽山下餓死在那里。
人之常情。無不有所重,無不有所輕。有所重就會保全它,有所輕就會拿來保養(yǎng)自己所珍視的東西。伯夷、叔齊這兩位賢士,都舍棄生命以堅守白己的節(jié)操,這是由于他們心目中的輕重早就確定了。
不侵
天下比自身輕賤,而士卻甘愿為他人獻身。為他人獻身的人是如此地難能可貴,如果人們不了解他們,那怎么能與他們情投意合?賢明的君主一定是親自了解士,所以士能竭盡心力,直言相諫,而不避其禍。豫讓、公孫弘就是這樣的士。在當時,智伯、孟嘗君可稱得上是了解他們了。世上的君主得到百里的土地就滿心歡喜,四境之內(nèi)全都慶賀,而得到賢士卻無動于衷,不知相互慶賀;這是不曉得輕重啊。商湯、周武王起初只是擁有兵車千輛的諸侯,然而士都歸附他們。夏桀、殷紂是天子,然而士都離開了他們,孔子、墨子是身穿布衣的庶人,然而擁有兵車萬輛、千輛的君主卻無法與他們爭奪士。由此看來,尊貴富有不足以招徠士,君主一定要親自了解士,然后才行。
豫讓的朋友對豫讓說。“你的行為怎么那么讓人不解啊?你曾經(jīng)侍奉過范氏、中行氏,諸侯把他們都滅掉了,而你并不曾替他們報仇;至于智氏,被滅之后你卻一定要替他報仇,這是什么緣故?”豫讓說:“讓我告訴你其中的緣故。范氏、中行氏,在我受凍的時候卻不給我衣穿,在我饑餓的時候卻不給我飯吃,并時常讓我跟上千的門客一起接受相同的衣食,這是象養(yǎng)活眾人一樣地養(yǎng)活我。凡象對待眾人一樣地對待我的,我也象眾人一樣地回報他。至于智氏就不是這樣,出門就給我車坐,在家就供給我充足的衣食,在大庭廣眾之中,一定對我給予特殊的禮遇,這是象奉養(yǎng)國士那樣地奉養(yǎng)我,凡象對待國士那樣對待我的,我也象國士那樣地報答他?!痹プ屖菄浚星疫€念念不忘別人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又何況一般人呢?
孟嘗君合縱抗秦,公孫弘對孟嘗君說,“您不如派人到西方觀察一下秦王。抑或秦王是個個有帝王之資的君主,您恐怕連作臣都不可得,哪里顧得上跟秦國作對呢?抑或秦王是個不肖的君主,那時您再合縱跟秦作對也不算晚?!泵蠂L君說?!昂?。那就請您去一趟?!惫珜O弘答應(yīng)了,于是帶著十輛車前往秦國。秦昭王聽說此事,想用言辭羞辱公孫弘,借以觀察他。公孫弘拜見昭王,昭王問:“薛這個地方面積有多大?”公孫弘回答說;“方百里?!闭淹跣Φ?;“我的國家土地縱橫數(shù)千里,還不敢據(jù)以跟誰作對。如今孟嘗君土地才百里見方,就想據(jù)以跟我作對,能行嗎?”公孫弘回答說;“孟嘗君喜好士,大王您不喜好士?!闭淹跽f;“孟嘗君喜好士又怎么樣?”公孫弘回答說:“信守節(jié)義,不向天子稱臣,不與諸侯交友,如果得志,作人君毫不慚愧,不得志,就連人臣也不肯怍,象這樣的士,孟嘗君那里有三人。善于治國,可以作管仲、商鞅的老師,其主張如果被聽從施行,就能使君主成就王、霸之業(yè),象這樣的士,孟嘗君那里有五人。充任使者,遭到擁有萬輛兵車的威重的君主的侮辱,退下自刎,但一定用自己己的血染污對方的衣服,有如我這樣的,孟嘗君那里有七人。”昭王笑著道歉說:“您何必如此?我對孟嘗君是很友好的,希望您一定要向他說明我的心意?!惫珜O弘答應(yīng)了。公孫弘可稱得上凜然不可侵犯了。昭王是秦國國君,孟嘗君只是齊國之臣,公孫弘能在昭王面前為孟嘗君仗義持正,不可凌辱,真可稱得上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