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獨夫民賊
dú fū mín zéi
the autocrat and traitor to the people
“獨夫民賊”的成語拼音為:dú fū mín zéi,注音:ㄉㄨˊ ㄈㄨ ㄇㄧㄣˊ ㄗㄟˊ,詞性: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指殘暴的統(tǒng)治者,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尚書·泰誓下》:“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薄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敖裰^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基本解釋: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tǒng)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家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tǒng)治者。,例句:~,固其樂三綱之名?!锴濉ぷT嗣同《仁學(xué)》第二章
拼音 | dú fū mín zéi |
注音 | ㄉㄨˊ ㄈㄨ ㄇㄧㄣˊ ㄗㄟˊ |
詞性 | 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指殘暴的統(tǒng)治者 |
英文 | the autocrat and traitor to the peopl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tǒng)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家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tǒng)治者。 |
出處 | 《尚書·泰誓下》:“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td> |
例句 | ~,固其樂三綱之名。 ★清·譚嗣同《仁學(xué)》第二章 |
補充糾錯
以"賊"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賊臣亂子: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 賊臣逆子: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同“賊臣亂子”。
- 賊喊捉賊:做賊的人喊捉賊。比喻壞人為了自己逃脫,故意制造混亂,轉(zhuǎn)移目標,把別人說成是壞人。
- 賊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賊眉賊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賊去關(guān)門: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guān)門。比喻事故發(fā)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賊人膽虛:比喻做了壞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
- 賊人心虛:指做了壞事的人,時刻膽戰(zhàn)心驚,怕壞事敗露。
- 賊頭狗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賊頭鼠腦”。
- 賊頭鬼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賊頭鼠腦”。
- 賊頭鼠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 賊頭賊腦:形容舉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賊心不死:不放棄壞念頭,而繼續(xù)做下去。
- 賊子亂臣: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以"獨"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獨步當時:形容非常突出,一個時期內(nèi)沒有人能比得上。
- 獨辟蹊徑:自己開辟一條路。比喻獨創(chuàng)一種風(fēng)格或新的方法。
- 獨善其身:獨:唯獨;善:好,維護。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yǎng)好自身。現(xiàn)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 獨霸一方:霸占一個地方(多指壞人)。
- 獨步當世:形容非常突出,一個時期內(nèi)沒有人能比得上。同“獨步當時”。
- 獨步天下:獨步:獨一無二,特別突出。超群出眾,無人可比。
- 獨步一時:形容非常突出,一個時期內(nèi)沒有人能比得上。
- 獨出機杼:獨:獨特,特別;機杼:織布機和織布梭,引申為織布方法。比喻文章的命題和構(gòu)思獨特新穎,與眾不同。
- 獨出己見:見:見解、主張。與別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 獨出心裁:原指詩文的構(gòu)思有獨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 獨出新裁:猶獨出心裁。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
-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里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 獨膽英雄:指不畏強敵,英勇奮戰(zhàn),以少勝多的杰出人物。
- 獨當一面: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
- 獨到之處:指與眾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見解。含褒意。
- 獨得之見: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
- 獨斷獨行: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fēng)不民主。
- 獨斷專行: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fēng)不民主。
- 獨夫民賊:獨夫: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tǒng)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壞家伙。指對國家人民有嚴重罪行的、殘暴的統(tǒng)治者。
- 獨鶴雞群:一只鶴站在雞群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超群出眾。
- 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清晰,脈絡(luò)分明。亦比喻單相思。
- 獨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shù)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
- 獨具只眼: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見解。形容眼光敏銳,能看到別人不易發(fā)現(xiàn)的事物。
- 獨來獨往:獨身往來,不與人為伍。比喻事事不與人相同。
- 獨攬大權(quán):攬:把持。一個人把持著權(quán)力,獨斷專行。
- 獨立王國:指抵制或不服從上級領(lǐng)導(dǎo)的行政區(qū)域或單位。
- 獨立自主:多指國家或政黨維護主權(quán),不受別人的控制或支配。
- 獨木不成林: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
- 獨木不林: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辦不成大事。
- 獨木難支:一根木頭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維持不住全局。
- 獨善吾身: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同“獨善其身”。
- 獨善一身: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同“獨善其身”。
- 獨是獨非:指不采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 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
- 獨豎一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同“獨樹一幟”。
- 獨往獨來:指行動自由,沒有阻礙。又指作文用字獨具一格,后指單獨往來。
- 獨行獨斷:行事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形容作風(fēng)不民主。同“獨斷獨行”。
- 獨行踽踽:孤零零地一個人走路。
- 獨行其道:道:信念、主張。獨自去實現(xiàn)自己的主張。
- 獨行其是:是:對的。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只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
- 獨學(xué)寡聞:獨學(xué):指自學(xué)而無以指導(dǎo)切磋。獨自學(xué)習(xí),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 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
- 獨異于人:獨:獨自,單獨;異:不同。獨自與別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 獨有千古:具有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yōu)點。同“獨有千秋”。
- 獨有千秋:獨具流傳久遠的價值;具有獨特的專長或優(yōu)點,可以流傳千古。
- 獨運匠心:匠心:精巧的心思。形容精美獨到的藝術(shù)構(gòu)思。
- 獨占鰲頭:鰲頭: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fā)榜時狀元站此迎榜??婆e時代指點狀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獨坐愁城:愁:憂愁。獨自坐在憂愁的城中。比喻獨自為憂愁所包圍。
- 獨清獨醒:獨自清白,獨自覺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