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正心誠意
zhèng xīn chéng yì
faithfulness
“正心誠意”的成語拼音為:zhèng xīn chéng yì,注音:ㄓㄥˋ ㄒㄧㄣ ㄔㄥˊ ㄧˋ,詞性: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保窘忉專涸侨寮姨岢囊环N修養(yǎng)方法,現(xiàn)也泛指心地端正誠懇。,例句:《莊子·秋水》中的一句話:“吾欲使天下之人正心誠意而已矣。”
拼音 | zhèng xīn chéng yì |
注音 | ㄓㄥˋ ㄒㄧㄣ ㄔㄥˊ ㄧˋ |
詞性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英文 | faithfulnes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種修養(yǎng)方法,現(xiàn)也泛指心地端正誠懇。 |
出處 | 《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td> |
例句 | 《莊子·秋水》中的一句話:“吾欲使天下之人正心誠意而已矣?!?/td> |
補充糾錯
以"意"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意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 意出望外:出乎意料之外。
- 意得志滿:因愿望實現(xiàn)而心滿意足。亦作“志得意滿”。
- 意廣才疏:意:意愿,志向。志向遠大,但才能淺薄。指志大才疏。
- 意合情投:猶情投意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
- 意懶心灰:心、意:心思,意志;灰、懶:消沉,消極?;倚氖?,意志消沉。
- 意懶心慵:懶、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懶”。
- 意料之外:沒有想到的。
- 意亂心忙:猶心忙意亂。心里著慌,亂了主意。
- 意滿志得:因愿望實現(xiàn)而心滿意足。形容躊躇滿志的得意情態(tài)。同“意得志滿”。
- 意氣飛揚:猶意氣風發(fā)。形容精神振奮,氣概豪邁。
- 意氣風發(fā):意氣:意志和氣概;風發(fā):象風吹一樣迅猛。形容精神振奮,氣概豪邁。
- 意氣高昂:意態(tài)和氣慨雄健的樣子。
- 意氣相得:形容志趣極其相合。
- 意氣相投:意氣:志趣性格;投:合得來。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 意氣揚揚:揚揚:得意的樣子。形容很得意的樣子。
- 意氣洋洋:形容很得意的樣子。同“意氣揚揚”。
- 意氣用事: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行事。缺乏理智,只憑一時的想法和情緒辦事。
- 意氣自如:比喻遇事神態(tài)自然,十分鎮(zhèn)靜。同“意氣自若”。
- 意氣自若:自若:不改常態(tài),還像原來的樣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態(tài)自然,十分鎮(zhèn)靜。亦作“意氣自如”。
- 意前筆后:指先構思成熟,然后下筆,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現(xiàn)。
- 意惹情牽: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意往神馳:形容心神向往,不能自持。
- 意味深長:意味:情調,趣味。意思含畜深遠,耐人尋味。
- 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沒有料到。
- 意興盎然:意興:興致。盎然:指氣氛、趣味等洋溢的樣子。形容興致很濃的樣子。
- 意興索然: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意義深長:意思含畜深遠,耐人尋味。同“意味深長”。
- 意在筆前:①指寫字構思在落筆以前。②作詩文先作思想上的醞釀,然后著筆。亦作“意在筆先”。
- 意在筆先:指寫字畫畫,先構思成熟,然后下筆。
- 意在言外:語言的真正用意沒有明白說出來,細細體會就知道。
- 意轉心回:心、意:心思;回、轉:掉轉。改變想法,不再堅持過去的意見。
以"正"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正本清源: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清源:從源頭上清理。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比喻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清理。
- 正本澄源:猶正本清源。
- 正大光明: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 正大堂皇:猶言堂堂正正。同“正大堂煌”。
- 正大堂煌:猶言堂堂正正。亦作“正大堂皇”。
- 正兒巴經: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真正的;確實的。亦作“正兒八經”。亦作“正二八擺”。
- 正法眼藏:佛教語。禪宗用來指全體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謂眼,包含萬有謂藏。相傳釋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與大弟子迦葉,是為禪宗初祖,為佛教以“心傳心”授法的開始。亦借
- 正法直度:度:標準。嚴正法律,統(tǒng)一標準。
- 正冠李下:在李樹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懷疑的事。
- 正冠納履: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時講李樹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嚴格遵守道德標準。
-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shù)臉幼印?/span>
- 正經八百:①正經的,嚴肅認真的。②猶名副其實。
- 正經八板:正經的,嚴肅認真的。同“正經八百”。
- 正經八本:正經的,嚴肅認真的。同“正經八百”。
- 正理平治:指合乎正道的禮法規(guī)范,使社會安定有秩序。
- 正名定分:辨正名分,使名實相符。
- 正明公道:指正大光明。
- 正氣凜然:正氣:剛正之氣。凜然:可敬畏的樣子。形容正氣威嚴不可侵犯。
- 正人君子:舊時指品行端正的人?,F(xiàn)多作諷刺的用法,指假裝正經的人。
- 正容亢色:謂神色嚴肅。
- 正色敢言:態(tài)度嚴肅,敢于直言。
- 正色厲聲:態(tài)度嚴正,言辭嚴厲。
- 正色危言:態(tài)度嚴肅,語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 正色直繩:指嚴正執(zhí)法。
- 正色直言:態(tài)度嚴肅,語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 正身率下:端正自身,為下屬表率。
- 正身明法: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正身清心: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靜內心。比喻修身養(yǎng)性。
- 正聲雅音:純正優(yōu)雅的音樂。
- 正始之音:①指魏晉玄談風氣。出現(xiàn)于三國魏正始年間。當時以何晏、王弼為首,以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談玄析理,放達不羈;名土風流,盛于洛下。②指純正的樂聲。
- 正視繩行:謂言行正直。
- 正心誠意: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種修養(yǎng)方法,現(xiàn)也泛指心地端正誠懇。
- 正言不諱:說話爽直,毫無忌諱。
- 正言厲色:正:嚴正;厲:嚴厲,嚴肅;色: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 正言厲顏:話語嚴正,表情嚴肅。同“正言厲色”。
- 正言直諫:以正義之語,規(guī)勸皇帝、上級、長輩或朋友。
- 正顏厲色:顏:面容。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 正正經經:①嚴肅而認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 正正氣氣:正派。
- 正正堂堂:本指正正的旗號,堂堂的陣容?,F(xiàn)形容正大光明。
- 正正之旗:正正:整齊。排列整齊的軍旗。借喻強盛整肅的軍隊。
- 正直無私: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 正直無邪:公正而無私心。
- 正中己懷:正合自己的心意。同“正中下懷”。
- 正中下懷:正合自己的心意。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