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束修自好
shù xiū zì hǎo
Self cultivation
“束修自好”的成語拼音為:shù xiū zì hǎo,注音:ㄕㄨˋ ㄒㄧㄡ ㄗˋ ㄏㄠˋ,詞性: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清·鄭燮《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天束修自好者,豈無其人;經(jīng)濟自期,抗壞千古者,亦所在多有?!保窘忉專邯q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例句:宋代·蘇軾《和茂陵西堂子瞻君碑》:“此亦李杜之堂堂兒女,束修自好,非偃月之輩也?!?
拼音 | shù xiū zì hǎo |
注音 | ㄕㄨˋ ㄒㄧㄡ ㄗˋ ㄏㄠˋ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
英文 | Self cultivatio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猶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 |
出處 | 清·鄭燮《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天束修自好者,豈無其人;經(jīng)濟自期,抗壞千古者,亦所在多有?!?/td> |
例句 | 宋代·蘇軾《和茂陵西堂子瞻君碑》:“此亦李杜之堂堂兒女,束修自好,非偃月之輩也?!?/td> |
補充糾錯
以"好"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好吃懶做:好:喜歡、貪于。貪于吃喝,懶于做事。
- 好整以暇:整:嚴整;暇:不急迫。形容既嚴整,又從容。也指事情雖多,仍舊從容不迫。
- 好大喜功:指不管條件是否許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風。
- 好丹非素:愛好紅色,反對白色。比喻對事物有偏見。
- 好高騖遠:好:喜歡;騖:追求。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 好酒貪杯:指喜歡喝酒。
- 好謀善斷: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 好騎者墮:慣于騎馬的人常常會從馬上摔下來。比喻善長某一技藝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敗。
- 好色之徒:喜歡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 好善樂施:好:喜歡;善:親善,善事;樂:樂意;施:施舍。指喜歡做善事,樂意施舍。
- 好生之德:好生:愛惜生靈。指有愛惜生靈,不事殺戮的品德。
- 好事之徒:喜歡多事或好管閑事的人。
- 好為人師:喜歡當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
- 好為事端:喜歡惹事生非。
- 好問決疑:喜歡向別人請教,以解決自己的疑問。
- 好問則裕:好:喜歡;裕:富裕。遇到疑難就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
- 好行小惠:好:喜歡;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歡給人小恩小惠。
- 好學不倦:喜歡學習,不知疲倦。
- 好逸惡勞:逸:安逸;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 好勇斗狠:狠:暴戾,兇惡,殘忍。愛逞威風,喜歡斗歐。形容人兇強好斗。
- 好自為之:為:干,做。喜歡自己親手去做。
- 好戴高帽:比喻喜歡別人吹捧,喜歡聽奉承討好的話語。
- 好惡不同:愛好和憎惡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異。
- 好高鶩遠:指不自量力,不愿實際去處理事情。
- 好漢不吃眼前虧: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wù),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
- 好好先生:與人無爭,只求相安無事的人。
- 好景不長:景:境況,光景;長:長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遠存在。
- 好景不常:景:光景,時機。美好的光景不能永遠存在。多用于對世事變遷的感嘆。
- 好了瘡疤忘了痛:比喻情況好轉(zhuǎn)后就忘了過去的困難或失敗的教訓(xùn)。
- 好夢不長:指不切實際的幻想是不能實現(xiàn)的,只能存在于夢幻之中。
- 好夢難成:在睡眠時,要想做個好夢也是不輕而易舉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難以變成現(xiàn)實。
- 好夢難圓:比喻好事難以實現(xiàn)。
- 好模好樣:①模樣端正。②猶言規(guī)規(guī)矩矩。
- 好女不穿嫁時衣: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遺產(chǎn)生活。
- 好奇尚異:好:喜歡。尚:注重,喜愛。喜歡和注重奇怪特別的事物。
- 好肉剜瘡:比喻無事生非,自尋煩惱。
- 好善惡惡:崇尚美善,憎恨丑惡。
- 好善嫉惡:崇尚美善,憎恨丑惡。
- 好聲好氣:形容語調(diào)柔和,態(tài)度溫和。
-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
- 好事多磨:磨:阻礙,困難。好事情在實現(xiàn)、成功前,常常會遇到許多波折。
- 好事多慳:猶言好事多磨。
- 好事天慳:猶言好事多磨。
- 好說歹說: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時節(jié)。②好時光,好日子。
- 好心好意:指懷著善意。
- 好心做了驢肝肺:俗語。指把好心當作壞意。
- 好行小慧:愛耍小聰明。
- 好言好語:好:美好,友善。指友善和中聽的言語。
- 好佚惡勞:貪圖安逸,厭惡勞動。同“好逸惡勞”。
- 好語如珠:指詩文中警句妙語很多。
- 好語似珠:指詩文中警句妙語很多。
以"束"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束手就縛: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同“束身就縛”。
- 束手就困:指無法擺脫困境。
- 束手就禽: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見“束手就擒”。
- 束手就擒:束手:自縛其手,比喻不想方設(shè)法;就:受;擒:活捉。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 束手就殪: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同“束手待斃”。
- 束手旁觀:猶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不加過問。
- 束手束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
- 束手束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同“束手束腳”。
- 束手聽命:拱手聽從命令。
- 束手無策:策: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束手無措:措:措施,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束手無計: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同“束手無策”。
- 束手無術(shù):指捆住雙手,無計可施。形容遇到問題沒有解決的辦法。
- 束手自斃:指捆住雙手,自取滅亡。
- 束手坐視:拱著手,坐著看。比喻對應(yīng)當管的事無能為力或不管不問。
- 束修自好:猶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
- 束缊還婦: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缊請火”。
- 束缊舉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缊請火”。
- 束缊請火:束缊:束一扎可燒的大麻為火把;請火:借火。搓麻為引火繩,向鄰家討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
- 束蘊乞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缊請火”。
- 束蘊請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為人排難解紛。同“束缊請火”。
- 束在高閣: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 束杖理民:指治理百姓不濫用刑罰。形容為官寬仁愛民。束杖,收起刑具。
- 束之高閣:高閣:儲藏器物的高架。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 束之高屋: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 束置高閣: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同“束之高閣”。
- 束裝盜金:指無端見疑。
- 束裝就道:整好行裝走上旅途。
- 束貝含犀:指牙齒如緊密排列的貝殼和瓠犀。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 束兵秣馬:猶厲兵秣馬。形容準備戰(zhàn)斗。
- 束椽為柱:捆扎椽子當柱子用。比喻小材大用。
- 束帶結(jié)發(fā):束系衣帶,挽起發(fā)髻。指出仕。
- 束發(fā)封帛:指婦女忠貞不渝。
- 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指繳械投降。
- 束廣就狹:指把豐富的內(nèi)容概括為極少的文字。
- 束肩斂息:縮肩屏息。形容恭順的樣子。
- 束教管聞:指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 束馬縣車: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同“束馬懸車”。
- 束馬懸車:束馬:把馬蹄包起,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起來,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 束蒲為脯:將捆束的蒲柳說成肉脯。指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 束上起下:猶承上啟下。多用于詩文評語。
- 束身就縛:束:捆。束身:自縛??`:捆綁。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 束身受命: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束身自愛:猶言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
- 束身自好:束身:約束自己,不使放縱;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純潔。
- 束身自修:指約束自己,不與壞人壞事同流合污。
- 束手待斃: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 束手待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同“束手待斃”。
- 束手縛腳: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同“束手束腳”。
- 束手就斃: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