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半壁山河
bàn bì shān hé
half of the country
“半壁山河”的成語拼音為:bàn bì shān hé,注音:ㄅㄢˋ ㄅㄧˋ ㄕㄢ ㄏㄜˊ,詞性:作主語、賓語;指保存喪失的部分國土,年代:近代成語,出處:李光《集詩述感》:“半壁山河話戰(zhàn)爭,布衣空負魯連名。”,基本解釋: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例句:從此,革命的烈焰,迅速蔓延開去,不公燃遍了祖國~,而且轉(zhuǎn)戰(zhàn)大江南北約二十年之久。★《前言》
拼音 | bàn bì shān hé |
注音 | ㄅㄢˋ ㄅㄧˋ ㄕㄢ ㄏㄜˊ |
詞性 | 作主語、賓語;指保存喪失的部分國土 |
英文 | half of the country |
年代 | 近代成語 |
解釋 | 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出處 | 李光《集詩述感》:“半壁山河話戰(zhàn)爭,布衣空負魯連名?!?/td> |
例句 | 從此,革命的烈焰,迅速蔓延開去,不公燃遍了祖國~,而且轉(zhuǎn)戰(zhàn)大江南北約二十年之久。 ★《<太平天國故事歌謠選>前言》 |
補充糾錯
以"河"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河東獅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對丈夫大吵大鬧。
- 河奔海聚:比喻思路開闊,文辭暢達。
- 河伯為患:指歪門邪惡的風氣。
- 河不出圖:河:指黃河。黃河當中沒有出現(xiàn)河圖。古代相傳每當圣明之世時,黃河便出現(xiàn)河圖。因此黃河不出河圖時則不是圣明之世。指時當亂世。
- 河出伏流:比喻潛在力量爆發(fā),其勢猛不可擋。
- 河東三篋:指亡失的書籍。
- 河東獅子:舊指妒悍的婦女。
- 河東獅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發(fā)怒,并借以嘲笑懼內(nèi)的人。
- 河汾門下:河:黃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師門下,人才濟濟或人才輩出。
- 河海不擇細流:比喻不論大小,一律收容。
- 河海清宴: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 河漢江淮:黃河、漢水、長江與淮河的合稱。比喻胸懷寬廣。
- 河漢無極:河漢:銀河;極:盡頭,邊際。銀河廣闊,無邊無際。比喻言論荒誕不經(jīng),難以置信。亦比喻恩澤廣大,使人難以報答。
- 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萁?。比喻窮盡、徹底,不留余地。
- 河決魚爛:比喻事物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 河溓海晏:猶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 河溓海夷:猶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 河梁攜手:河梁:橋。指送別。
- 河梁之誼:河梁:橋,指送別之地。指送別時依依不舍的情誼。
- 河落海干:比喻一點不剩。同“河涸海干”。
-
河門???/a>:比喻說大話。
- 河目???/a>:河目:形狀像河一樣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長;??冢合翊蠛R粯拥淖?,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 河傾月落:表示夜將盡。
- 河清海竭:黃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 河清海宴: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 河清海晏: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 河清難俟:俟:等待。很難等到黃河水清。比喻時間太長,難以等待。
- 河清人壽: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極言人之長壽。
- 河清三日:為升平祥瑞的預(yù)兆。
- 河清社鳴:為太平祥瑞的象征。
- 河清云慶:黃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為太平祥瑞的象征。
- 河沙世界:指多如恒河沙數(shù)的佛世界。
- 河山帶礪:黃河細得象條衣帶,泰山小得象塊磨刀石。比喻時間久遠,任何動蕩也決不變心。
- 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河水不犯井水:比喻互不干犯。
- 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無事。
- 河同水密:比喻彼此關(guān)系密切。
- 河斜月落:表示夜將盡。同“河傾月落”。
- 河魚腹疾:河魚:腹疾的隱稱,因魚腐爛是從腹中開始而得名。指腹瀉。
- 河魚天雁: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后即以之借指傳送書信者。
- 河魚之疾:河魚:腹疾的隱稱,因魚腐爛是從腹中開始而得名。指腹瀉。
以"半"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半半拉拉: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 半半路路:事物進行的過程中間。
- 半壁河山: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半壁江山:半壁:半邊;江山:比喻國家疆土。指在敵人入侵后殘存或喪失的部分國土。
- 半壁山河: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半部論語:舊時對儒學經(jīng)典之一《論語》的夸贊之辭,掌握半部《論語》,人的能力就會提高,就能治理國家。
- 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diào)學習儒家經(jīng)典的重要。
- 半癡不顛:癡:呆傻;顛:同“癲”,瘋癲。裝瘋賣傻的意思。
- 半籌不納:籌:古代計算工具,引伸為計策;納:繳納。半條計策也拿不出來。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 半籌莫展:半條計策也拿不出來。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 半低不高:中等;不高不矮。
- 半懂不懂:不十分懂。
- 半饑半飽:指不求甚飽或吃不飽飯。
- 半間半界:①不徹底,不深透。②不明確。③猶言不上不下。④謂平庸。
- 半間不界:間、界:今作:“尷尬”。比喻膚淺、不深刻,或做事不徹底。
- 半截入土: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內(nèi)。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半解一知: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一知半解”。
- 半斤八兩:八兩:即半斤。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 半斤八面: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于八兩。一個半斤,一個八兩,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樣,不分上下。亦作“一個半斤,一個八兩”、“半斤對八兩”。
- 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 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一工作。
- 半夢半醒:指睡眠尚未清醒。
- 半面不忘:見過面就不遺忘。形容記憶力極強。
- 半面之交:同別人只見過一面的交情。意謂交情不深。
- 半面之舊:意指只見過一面的人。
- 半青半黃:農(nóng)作物還沒有長好,青黃相接。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
-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
- 半上半下:指兩可之間。
- 半上落下:猶半途而廢。
- 半身不遂:遂:通“隨”,順從。原為醫(yī)學病癥名,指半邊身體不能隨意轉(zhuǎn)動。有時比喻詩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夠勻稱。
- 半生半熟: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 半生不熟: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 半絲半縷:縷:線。半根絲,半縷線。形容數(shù)量少,價值極其微小的東西。
- 半死半生:①未全死。②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茍且的生活。
- 半死不活:指沒有生機和活力。死又死不了,活著又受罪。
- 半死辣活:指死又死不了,活著又受罪。
- 半涂而罷: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同“半涂而廢”。
- 半涂而廢: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
- 半途而廢:廢:停止。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頓,有始無終。
- 半吐半露: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 半推半就:推:抵拒,推托;就:靠攏,迎上去。一面推辭,一面靠攏上去。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推辭的樣子。
- 半吞半吐: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 半文半白:文言和白話夾雜。亦作“半文不白”。
- 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話夾雜。同“半文半白”。
- 半新半舊:指不新不舊。
- 半新不舊:猶言半新半舊。
- 半信半疑: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 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 半夜三更: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時。指深夜。
- 半疑半信: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 半真半假: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實的。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