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馬齒莧
mǎ chǐ xiàn

馬齒莧藥材相關(guān)詳細(xì)信息
補充糾錯
藥材名稱 | 馬齒莧 |
藥材拼音 | mǎ chǐ xiàn |
藥材別名 | 瓜子菜、酸味菜、馬舌菜、馬齒草、馬齒菜、五行草、五方草 |
英文名稱 | purslane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 |
藥用部分 | 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L.的地上部分。 |
(動)植物形態(tài) | 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無毛,肥厚,肉質(zhì)多汁。莖圓柱形,下部平臥,上部斜生或直立,多分枝,常顯紫色。葉互生或?qū)ι?,葉柄極短,在節(jié)處有鱗片狀附屬體,葉肥厚,楔狀矩圓形或倒卵形,全緣,頂端圓或平截,有時微凹,上面深綠色,下面暗紅色,側(cè)脈不明顯?;ǔ?~5朵簇生于枝端,總苞片4~5,膜質(zhì);萼片2,小型,基部與子房合生;花瓣5片,黃色,常呈倒心形,基部合生;雌蕊1枚,子房半下位,卵形,1室,花柱較花絲短,柱頭4~6深裂,線形。蒴果短圓錐形,棕色,蓋裂;種子多數(shù),黑色,細(xì)小,表面密布細(xì)點?;ㄆ?~9月,果期7~10月。 |
產(chǎn)地分布 | 常生于田間、菜地、住宅附近曠地和路旁,耐旱,生活力強。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莖葉茂盛時采收。割取全草,洗凈,用沸水略燙后曬干。 |
藥材性狀 | 馬齒莧多皺縮卷曲,常結(jié)成團(tuán)。莖圓柱形,表面黃褐色,有明顯縱溝紋。葉對生或互生,易破碎,完整葉片倒卵形;黃褐色,先端鈍平或微缺,全緣。花小,3~5朵生于枝端,花瓣5片,黃色。蒴果圓錐形,內(nèi)含多數(shù)細(xì)小種子。氣微,味微酸。 |
性味歸經(jīng) | 味酸,性寒。歸大腸經(jīng)、肝經(jīng)。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屬清熱藥下屬清熱解毒藥。 |
臨床應(yīng)用 | 用量9~15克,煎服;鮮品用量30~60克。外用適量搗敷患處。用治腸炎、菌痢、疔瘡腫毒、蛇蟲咬傷、痔瘡腫痛、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急性皮炎、亞急性皮炎、帶狀皰疹、產(chǎn)后及功能性子官出血、闌尾炎、鉤蟲病。 |
藥理研究 | 馬齒莧有收縮子宮的作用的功效與作用;影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對骨骼肌呈雙相作用,使小腸收縮張力、振幅和頻率均增加,但也有報道,本品煎劑對豚鼠離體小腸有抑制作用;抗菌作用;具有降膽固醇作用。能促進(jìn)上皮細(xì)胞功能的正常化及潰瘍的愈合。有利尿作用。醇提取物或水煎劑對多種痢疾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還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杜盎氏小芽孢癬菌等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對痢疾桿菌能產(chǎn)生耐藥性;還能促進(jìn)潰瘍愈合、收縮血管、調(diào)血脂。 |
化學(xué)成分 | 馬齒莧主含維生素、有機(jī)酸、氨基酸、糖類、脂肪酸、黃酮類、微量元素、黏液質(zhì)、丙氨酸、甜菜素、甜菜苷、異甜菜素、異甜菜苷、去甲腎上腺素等成分。 |
使用禁忌 | 脾虛便溏者及孕婦禁用。 |
配伍藥方 | ①治百日咳:馬齒莧30克,百部10克。水煎,加白糖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②治肺結(jié)核:鮮馬齒莧45克,鬼針草、葫蘆茶各15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③治肛門腫痛:馬齒莧葉、三葉酸草等分。煎湯熏洗,一日二次有效。(《瀕湖集簡方》) ④治小便尿血,便血:鮮馬齒莧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約60克),以米湯和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⑤治痔漏:馬齒莧入花椒同煎。洗三五次即效。(《種杏仙方》) ⑥治寒濕痛痹:馬齒莧搗絨,熱敷患處,再搗汁烹酒服之,立效。(《何氏濟(jì)生論》) ⑦治黃疸:鮮馬齒莧絞汁。每次約30克,開水沖服,每日2次。(《食物中藥與便方》) |
- 解表藥
- 辛溫解表藥 辛涼解表藥
- 清熱藥
- 清虛熱藥 清熱解毒藥 清熱瀉火藥 清熱涼血藥 清熱燥濕藥
- 祛風(fēng)濕藥
- 祛風(fēng)濕散寒藥 祛風(fēng)濕清熱藥 祛風(fēng)濕強筋骨藥
- 瀉下藥
- 攻下藥 潤下藥 峻下逐水藥
- 利水滲濕藥
- 利水消腫藥 利尿通淋藥 利濕退黃藥
- 止血藥
- 收斂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 化瘀止血藥 溫經(jīng)止血藥
- 活血化瘀藥
- 活血止痛藥 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 活血療傷藥 破血消癥藥
- 化痰止咳平喘藥
- 溫化寒痰藥 清化熱痰藥 止咳平喘藥
- 安神藥
- 重鎮(zhèn)安神藥 養(yǎng)心安神藥
- 平肝息風(fēng)藥
- 平抑肝陽藥 息風(fēng)止痙藥
- 補虛藥
- 補氣藥 補陽藥 補血藥 補陰藥
- 收澀藥
- 固表止汗藥 斂肺澀腸藥 固精縮尿止帶藥
- 其他
- 涌吐藥 殺蟲止癢藥 拔毒生肌藥 化濕藥 驅(qū)蟲藥 消食藥 溫里藥 開竅藥 理氣藥
大家都在看
-
六月寒 liù yuè hán
功效與作用:疏風(fēng)解表,宣肺止咳。屬解表藥下分類的辛溫解表藥。
-
苦瓜 kǔ guā
功效與作用:祛暑滌熱,明目,解毒。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瀉火藥。
-
金蕎麥 jīn qiáo mài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排膿祛瘀。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
胡蘆巴 hú lú bā
功效與作用:溫腎,祛寒,止痛。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陽藥。
-
布渣葉 bù zhā yè
功效與作用:清熱消滯、利濕退黃。屬清熱藥下屬中的清熱瀉火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