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之戰(zhàn),昭奚恤對楚宣王說:“君王不如不援救趙國,而使魏國的力量增強。魏國的力量強大,恐怕割取趙國的土地一定很多了。趙國不順從,那么必定堅守,這是使他們兩敗俱傷的好辦法?!?/p>
景舍說:“不是這樣。昭奚恤的做法是不明智的。魏國攻打趙國,擔心楚國從后面進攻它。觀在不援救趙國,趙國就有滅亡形跡,而魏國沒有楚國攻其后的憂慮,這是楚國、魏國共同攻打趙國,對趙國的危害一定很深重!憑什么說是兩敗俱傷?況且魏國已經(jīng)命令士兵割取了趙國很多土地,趙國已經(jīng)顯露出滅亡的征兆,而內(nèi)心有了楚國不援救自己的想法,必然與魏國聯(lián)合起來而圖謀楚國。所以君王不如少出些軍隊,作為趙國的援兵。趙國依仗楚國的強大有力,必定與魏國死戰(zhàn)。魏國被趙國的頑強抵抗精神所激怒,而且看到楚國的援救不值得畏懼,一定不肯放棄滅亡趙國的機會。趙國、魏國互相拚得兩敗俱飭,而齊國、秦國乘楚國援救趙國之機起兵攻打魏國,那么魏國是可以打敗的。”
楚國因此派景舍領(lǐng)兵援救趙國。趙國的邯鄲被魏國攻占以后,楚國占取了睢水、涉水之間的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