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搢字是什么意思
搢的解釋 搢怎么讀
“搢” 字共有 13 畫,拼音:jìn,注音:ㄐㄧㄣˋ,部首:扌,筆畫數(shù):13 畫,字體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五行:火,五筆:RGOJ,Unicode編碼:U+6422,鄭碼:DAKK,倉頡:QMCA,“搢”字筆順為:一丨一一丨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簡體 | 搢 | 繁體 | 搢 |
拼音 | jin | 音標(biāo) | jìn |
部首 | 扌 | 結(jié)構(gòu) | 左右結(jié)構(gòu) |
五行 | 火 | 五筆 | RGOJ |
筆畫 | 13 畫 | 繁畫 | 13 畫 |
注音 | ㄐㄧㄣˋ | Unicode | U+6422 |
鄭碼 | DAKK | 倉頡 | QMCA |
筆順 | 一丨一一丨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搛 [ jiān ]
下一個字:
搕 [ kē ]
【搢】的意思
補充糾錯
搢
jìn
插:搢笏。搢箭。
搖動:“披甲帶劍,挺鈹搢鐸。”
古人所佩的飾帶。
抑。
筆畫數(shù):13;
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1224312511
jìn
插:搢笏。搢箭。
搖動:“披甲帶劍,挺鈹搢鐸。”
古人所佩的飾帶。
抑。
筆畫數(shù):13;
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1224312511
【搢】的詳解
補充糾錯
搢
jìn
【動】
(形聲。從手,晉聲。本義:插)
同本義〖insert;stickinto〗
搢,插也?!稄V雅》
搢三而挾一個?!秲x禮·鄉(xiāng)射禮》
裨冕搢笏?!抖Y記·樂記》
無皮弁搢笏之服?!痘茨献印R俗》
又如:搢笏(插笏于腰間);搢撲(插撲于帶間。撲為教刑之具);搢版(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見)
搖動,震動〖shake〗
披甲帶劍,挺鈹搢鐸?!秶Z·吳語》
又如:搢鐸(響動金鐸);搢挺(振奮)
搢
jìn
【名】
古人所佩的飾帶〖sash〗。如:搢(系佩玉于身。指居官);搢紳先生(古代穿儒服的讀書人)
jìn
【動】
(形聲。從手,晉聲。本義:插)
同本義〖insert;stickinto〗
搢,插也?!稄V雅》
搢三而挾一個?!秲x禮·鄉(xiāng)射禮》
裨冕搢笏?!抖Y記·樂記》
無皮弁搢笏之服?!痘茨献印R俗》
又如:搢笏(插笏于腰間);搢撲(插撲于帶間。撲為教刑之具);搢版(插笏版于腰。引申指朝見)
搖動,震動〖shake〗
披甲帶劍,挺鈹搢鐸?!秶Z·吳語》
又如:搢鐸(響動金鐸);搢挺(振奮)
搢
jìn
【名】
古人所佩的飾帶〖sash〗。如:搢(系佩玉于身。指居官);搢紳先生(古代穿儒服的讀書人)
《搢》字同部首(扌)
《搢》字同筆畫(13畫)
《搢》字同讀音(jìn)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