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耜字是什么意思
耜的解釋 耜怎么讀
“耜” 字共有 11 畫,拼音:sì,注音:ㄙˋ,部首:耒,筆畫數(shù):11 畫,字體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五行:木,五筆:DINN,Unicode編碼:U+801C,鄭碼:CKY,倉頡:QDRLR,“耜”字筆順為:一一一丨ノ丶丨フ一フ一

簡體 | 耜 | 繁體 | 耜 |
拼音 | si | 音標(biāo) | sì |
部首 | 耒 | 結(jié)構(gòu) | 左右結(jié)構(gòu) |
五行 | 木 | 五筆 | DINN |
筆畫 | 11 畫 | 繁畫 | 12 畫 |
注音 | ㄙˋ | Unicode | U+801C |
鄭碼 | CKY | 倉頡 | QDRLR |
筆順 | 一一一丨ノ丶丨フ一フ一 |
補(bǔ)充糾錯(cuò)
【耜】的意思
補(bǔ)充糾錯(cuò)
耜
sì
原始翻土農(nóng)具“耒耜”的下端,形狀像今的鐵鍬和鏵,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屬制。
筆畫數(shù):11;
部首:耒;
筆順編號(hào):11123425151
sì
原始翻土農(nóng)具“耒耜”的下端,形狀像今的鐵鍬和鏵,最早是木制的,后用金屬制。
筆畫數(shù):11;
部首:耒;
筆順編號(hào):11123425151
【耜】的詳解
補(bǔ)充糾錯(cuò)
耜
梩
sì
【名】
(形聲。從耒,以聲。耒(lěi),翻土的工具。本義:古代農(nóng)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鍬)耒下端鏟土的部分,裝在犁上,用以翻土〖spade-likeplough〗
字亦作耜。
耜,來下剌臿也。古以木為之,后世以金?!读鶗省?br>斵木為耜?!兑住は缔o》
禹親自操耜?!肚f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痘茨献印し郝省?br>脩來耜。——《禮記·月令》
民無懸耜,野無奧草。——《國語·周語中》。韋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br>
耜
sì
【動(dòng)】
引申為以耜鏟土〖spade〗
薙氏掌殺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禮·薙氏》
梩
sì
【名】
(形聲。從耒,以聲。耒(lěi),翻土的工具。本義:古代農(nóng)具名,耒耜的主要部件,似鍬)耒下端鏟土的部分,裝在犁上,用以翻土〖spade-likeplough〗
字亦作耜。
耜,來下剌臿也。古以木為之,后世以金?!读鶗省?br>斵木為耜?!兑住は缔o》
禹親自操耜?!肚f子·天下》
古者剡耜而耕?!痘茨献印し郝省?br>脩來耜。——《禮記·月令》
民無懸耜,野無奧草。——《國語·周語中》。韋昭注:“入土曰耜,耜柄曰耒?!?br>
耜
sì
【動(dòng)】
引申為以耜鏟土〖spade〗
薙氏掌殺草…冬日至而耜之。——《周禮·薙氏》
【耜】字組詞
補(bǔ)充糾錯(cuò)
《耜》字同筆畫(11畫)
《耜》字同讀音(sì)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