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竄字是什么意思
竄的解釋 竄怎么讀
“竄” 字共有 18 畫,拼音:cuàn,注音:ㄘㄨㄢˋ,部首:穴,筆畫數(shù):18 畫,字體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五行:火,五筆:PWVN,Unicode編碼:U+7AC4,鄭碼:WONZ,倉頡:JCHXV,“竄”字筆順為:丶丶フノ丶ノ丨一フ一一フ丶丶フ丶丶フ

簡體 | 竄 | 繁體 | 竄 |
拼音 | cuan | 音標 | cuàn |
部首 | 穴 | 結(jié)構(gòu) | 上下結(jié)構(gòu) |
五行 | 火 | 五筆 | PWVN |
筆畫 | 18 畫 | 繁畫 | 18 畫 |
注音 | ㄘㄨㄢˋ | Unicode | U+7AC4 |
鄭碼 | WONZ | 倉頡 | JCHXV |
筆順 | 丶丶フノ丶ノ丨一フ一一フ丶丶フ丶丶フ |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竅 [ qiào ]
下一個字:
竆 [ qióng ]
【竄】的意思
補充糾錯
竄
cuàn
見“竄”。
筆畫數(shù):18;
部首:穴;
筆順編號:445343215115445445
cuàn
見“竄”。
筆畫數(shù):18;
部首:穴;
筆順編號:445343215115445445
【竄】的詳解
補充糾錯
◎ 竄 竄 cuàn 動
(1) (會意。從鼠,從穴。老鼠在洞穴裏,表示“隱匿”、“逃竄”。簡化爲“竄”,形聲,從穴,串聲。本義:躲藏)
(2) 同本義 如:竄跡(遁跡;隱跡);竄身(藏身) 天誘其衷,致罰於楚,而君又竄之。 ——《左傳?定公四年》
(3) 奔逃 不克訟,歸逋竄也。 ——《易?訟》
又如:逃竄(逃跑流竄);竄亡(逃亡;逃跑);竄走(逃跑;潛逃。奔走;亂跑) (4) 放逐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書?舜典》
如:竄投(放逐);竄死(貶逐而死);竄官(流放的官員)
(5) 刪改 以正道而辨姦,猶引繩以持曲直,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 ——《荀子?正名》
如:竄句(改易文字);竄削(猶刪改);竄易(改動);竄附(改動和增益);竄益(改動和增益);竄寄(更改並混入)
(6) 羼雜;混入 如:竄言(參與議論);竄雜(攙雜;混雜) 章(哀章)因自竄姓名,凡為十一人,皆署官爵,為輔佐。 ——《漢書?王莽傳上》
(7) 騷擾 若過里而墟其里,過市而竄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為者!——清·唐甄《潛書?室語》 如:竄撓(猶“騷擾”)
(8) 跳;往上衝 如:竄動(激烈地跳動)
(9) 慫恿 如:竄掇(勸誘;慫恿);竄謀(暗中謀劃)
(1) (會意。從鼠,從穴。老鼠在洞穴裏,表示“隱匿”、“逃竄”。簡化爲“竄”,形聲,從穴,串聲。本義:躲藏)
(2) 同本義 如:竄跡(遁跡;隱跡);竄身(藏身) 天誘其衷,致罰於楚,而君又竄之。 ——《左傳?定公四年》
(3) 奔逃 不克訟,歸逋竄也。 ——《易?訟》
又如:逃竄(逃跑流竄);竄亡(逃亡;逃跑);竄走(逃跑;潛逃。奔走;亂跑) (4) 放逐 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書?舜典》
如:竄投(放逐);竄死(貶逐而死);竄官(流放的官員)
(5) 刪改 以正道而辨姦,猶引繩以持曲直,是故邪說不能亂,百家無所竄。 ——《荀子?正名》
如:竄句(改易文字);竄削(猶刪改);竄易(改動);竄附(改動和增益);竄益(改動和增益);竄寄(更改並混入)
(6) 羼雜;混入 如:竄言(參與議論);竄雜(攙雜;混雜) 章(哀章)因自竄姓名,凡為十一人,皆署官爵,為輔佐。 ——《漢書?王莽傳上》
(7) 騷擾 若過里而墟其里,過市而竄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為者!——清·唐甄《潛書?室語》 如:竄撓(猶“騷擾”)
(8) 跳;往上衝 如:竄動(激烈地跳動)
(9) 慫恿 如:竄掇(勸誘;慫恿);竄謀(暗中謀劃)
【竄】字組詞
補充糾錯
《竄》字同部首(穴)
《竄》字同筆畫(18畫)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