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齊這個人是戰(zhàn)國時候魏國的國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紅皂白就下令殺了范雎,讓范雎仇恨自己,最終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個是魏國的國相,一個是秦國的丞相,他們是怎么結下梁子的?魏齊是怎么死的呢?
其實,這件事說來說去,就是一件因為嫉妒而引起的小事,誰知道魏齊這么沒有分辨能力,不問清楚事情的緣由,便下令殺了范雎。這件事情要從魏國中大夫須賈和門客范雎出使齊國說起。
齊國因為不滿秦國擾亂了自己得到楚國的土地,將氣撒在燕國身上。秦國和燕國素來交好,又有煙親,齊國打不過秦國,就只能攻打燕國。燕國弱小,戰(zhàn)敗于齊,給齊國割讓了許多土地才停止了戰(zhàn)亂。后來,燕王派間者蘇秦到齊國,消耗齊國的國力,以使弱燕能夠復仇于強齊。在蘇秦的幫助下,齊湣王利欲熏心,攻打周邊小國和大國,更是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攻占了富饒的宋國。但是,燕國此時卻聯合了除了楚國以外的其余幾國,一起攻打齊國。公元前283年,燕國將軍樂毅帶領秦國、趙國、韓國、魏國以及燕國的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齊國差點因此而亡國。
經過了這件事,齊國和魏國的關系可想而知,但是這是什么時代,這可是風云變幻的戰(zhàn)國時候,國家和國家之間即使有戰(zhàn)爭,但是更多的卻是講和。所以,分分合合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描述。魏王害怕,所以派遣須賈出使齊國,是賠罪也
是講和。齊國一定會同意魏國的講和,但是過程一定會折磨折磨魏國使者就是了。
須賈出使齊國,帶上了門客范雎,但是范雎在齊國搶走了自己的風頭,為了報復范雎,須賈故意將通敵賣國的罪名扣在范雎頭上。須賈將這件事告訴了魏國國相魏齊,魏齊一聽,當即就怒火沖天,說一定要好好處置了這個賣國賊。于是乎,可憐的范雎就被這兩個人聯合給害了。魏齊身為魏國國相,知道通敵賣國是大罪,卻不好好審訊就私自下了結論,還悄悄處死了范雎。這讓范雎不能接受,自己本是好意在齊襄王面前解了須賈的難堪,為魏國爭取了和談的機會,但是卻因此而受到須賈的設計陷害。魏齊這個魏相也不好好查明事實,不過就是聽著范雎的表現,也嫉妒范雎受到齊襄王的厚待罷了。當然,魏齊更害怕的可能是魏王會因此而重用范雎,那么,魏齊的魏相之位就不保了。所以,魏齊才急急地要殺掉范雎,不讓魏王有重用范雎的機會。
可是,范雎沒有死,反而來到了秦國,成為了秦國的丞相。秦國強于魏國,秦國的丞相的地位自然就高了魏國國相一個等級。范雎在須賈出使秦國的時候,裝扮成落魄貧窮的樣子去見須賈,須賈本以為范雎已經死了,卻在秦國又看到了范雎。他問范雎怎么沒當上秦國的丞相,范雎說自己不敢得罪了秦國。須賈求見秦國丞相,當看到范雎走出來的那一刻,須賈心里害怕極了,但是他不得不跪下來向范雎賠罪,希望他不要怪罪自己當年誣陷他。
范雎哪里是這么心軟的人,他睚眥必報,仇人自然就要得到相應的懲罰。但是念在須賈在自己落魄的時候收留了自己,剛剛自己穿得很破爛,他還將不穿的絲袍送給自己的情面上,范雎沒有殺掉須賈,但是卻在宴會上侮辱了須賈。他讓人端上一盤飼料給須賈,還讓兩個強壯的小廝押著須賈,喂須賈像馬一樣吃這些飼料。最后,范雎告訴須賈,魏國想要和秦國講和,就獻上魏齊的人頭。沒錯,范雎一定要魏齊的命。
須賈建議魏齊躲到能和秦國對抗的趙國去,魏齊到了趙國,受到了趙王的厚待,可最后還是在秦昭王的壓力下,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