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帖木兒是元朝末年著名將領,為乃蠻氏人,祖父和父親遷居到潁州,所以察罕帖木兒是在潁州出生和長大的。
察罕帖木兒生年不詳,字廷瑞,早先改姓李,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年長之后曾經參加科舉,高中進士,因此而名聞鄉(xiāng)里。
元朝末年,由韓山童和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爆發(fā),最先起勢的地方就在潁州。在元朝朝廷對紅巾軍束手無策之時,察罕帖木兒領導和組織地方武裝勢力對抗紅巾軍。后來因為與李思齊一起取得了對紅巾軍作戰(zhàn)的勝利,于是元朝朝廷為了拉攏他為朝廷效命,于是授察罕帖木兒汝寧府達魯花赤的官職。
察罕帖木兒接受元朝授職,背后等于有了整個元朝朝廷作支撐,對各地農民起義軍,特別是紅巾軍起義形成極大的威脅。在與紅巾軍作戰(zhàn)之時,察罕帖木兒屢戰(zhàn)屢勝,對起義軍形成壓制知識,使得紅巾軍一時行動艱難。
有了察罕帖木兒在,朝廷相當于有了抵御紅巾軍的鎮(zhèn)山之寶。不過可惜的是,沒有多久察汗帖木兒就遇刺身亡。而且悲劇性的是,察罕帖木兒是被屬下在即將攻破益都之時刺死的。
在察罕帖木兒的強烈進攻之下,紅巾軍占領的濟南最終失陷,至此紅巾軍只剩下益都這么一座孤城。元軍率軍圍攻益都數月,城中起義軍據城死守,久攻不下。
當時從察罕帖木兒手下有一員將領,名字叫田豐。田豐早些年是紅巾軍起義首領劉福通的手下,二十一年的時候投降了元朝,此后跟隨察罕帖木兒攻打紅巾軍。
圍攻益都的時候,田豐駐扎在益都南門,經常前往察罕帖木兒的大營議事。見其待朝廷使甚簡傲,又所施多術數,無忠誠心,田豐乃忿曰:我以山東地降汝,又為汝平海上諸城之不同心者,誠以汝為元朝中興人物也,今若此,是漢室之曹操耳,使汝為曹操,我豈不可為之耶?
后來田豐便和王士城私下謀劃,這次謀劃就是想將察罕帖木兒除去。察罕帖木兒每月十五日的時候必定會巡視各軍,他們便將是時間定在當日。等到察罕帖木兒出巡的時候,設宴寬大一切官員。等到酒過三巡,眾人都醉醺醺之后,田豐帶驍勇入席,兩人夾一人,以擊鼓為之,自察罕以下皆殺之。
等到十四日的時候,察罕帖木兒只帶兩名親兵便去了田豐的大營。部下有人相勸,說不應該去,就算去也應當多帶點護衛(wèi)。但是察罕帖木兒卻說: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
察罕帖木兒的確算是真心待人,不過可惜的是他這番真心,卻讓他就這樣丟了性命。因為察罕帖木兒的死亡,元朝可以說是徹底進入末路。各地農民軍群起而攻之,元朝最終滅亡。
察罕帖木兒本人最大的功績,應當是在鎮(zhèn)壓紅巾軍方面。在紅巾軍剛剛起勢的時候,察罕帖木兒乃奮義起兵,沈丘之子弟從者數百人。與信陽之羅山人李思齊合兵,同設奇計襲破羅山。事聞,朝廷授察罕帖木兒中順大夫、汝寧府達魯花赤。于是所在義士俱將兵來會,得萬人,自成一軍,屯沈丘,數與賊戰(zhàn),輒克捷。因為連連戰(zhàn)勝了紅巾軍,最終憑借自己的軍功,被朝廷賞識。
1356年,白不信、李喜喜率領的義軍向陜西、山西大舉進攻。察罕帖木兒奉命前往,經一年征戰(zhàn),白李帶領的起義軍近乎全滅。
此后又與北方劉福通征戰(zhàn),自陜西、寧夏、山西到河北、河南,察罕帖木兒幾乎百戰(zhàn)百勝。1361年,又進軍山東克東昌、下濟寧、破濟南,勢如破竹,收復了除益都的山東全境,使起義軍只能固守益都一座孤城。從陜西直到山東一線以北的整個中國北部地區(qū),又重回元朝手中。
一介布衣,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打敗百萬農民軍,一直坐到副宰相的位置,察罕帖木兒其實非常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