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是昌邑南部的石牛廟村,為何叫石牛廟呢?是因?yàn)榇逦鞅苯遣簬X上有一奇石如牛,旁有廟宇奉祀神牛而得名。
石牛廟出了個飛毛腿的故事很快傳到了在京城為官的劉墉的老家高密——我們村與高密縣相鄰,只隔著一條官河。劉府立即差人到了俺村,讓季丹山到京城給劉墉當(dāng)差。季丹山說:“有老母在,我去不了。”那位差人說:“這你放心,老太太由我們劉家奉養(yǎng)?!奔灸傅赖ど秸f:“兒呀,劉家三代忠臣清官,蒙人家看得起你,還是去吧?!本瓦@樣,季丹山去了京城,季母被搬到了劉家。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劉家三代大學(xué)士,家中藏書萬卷,劉墉書法自成一體,亦喜好寫詩填詞,難免發(fā)些感慨,被和他作對的佞臣和珅捕捉到了風(fēng)聲,給乾隆帝奏本誣陷劉墉高密老家私藏反書,對清廷大不敬。乾隆帝不問青紅皂白,迅即發(fā)下圣諭,責(zé)成大理寺抄檢。劉墉得到消息,趕緊差季丹山回高密老家送信,早作準(zhǔn)備。這季丹山吃飽喝足,收拾的頭緊腳緊,天煞黑出京,一路飛奔高密而來。
《水滸傳》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需要祭起“甲馬?!边@季丹山可是徒步而行,不借用任何法器,從京城到高密劉墉老家,1200里路,天剛平明,便趕到了。家人讀了書信,不敢怠慢,立即將涉嫌的典籍書畫轉(zhuǎn)移藏匿。待忙活完了,去看季丹山時,只見他躺在床上,成了一具僵尸。后人說,如果當(dāng)時季丹山不接著躺下歇息,而是遛遛順順,不會死去。
因提前作了準(zhǔn)備,大理寺抄檢劉墉老家時,沒發(fā)現(xiàn)任何問題,只好帶回部分典籍和劉墉的詩作書稿回京交差,致使和珅討了個沒趣。
劉家為報答季丹山的送信之功,特備了一口上好棺木,將其靈柩運(yùn)回石牛廟老家,安葬在了村南祖塋里,并為季母養(yǎng)老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