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至寶” 網(wǎng)絡(luò)解釋
補(bǔ)充糾錯(cuò)
得至寶,是唐 樂曲名,一名《康老子》。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康老子》:“ 康老子 者,本 長安 富家子,酷好聲樂,落魄不事生計(jì),常與國樂游處。一旦家產(chǎn)蕩盡,因詣西廊,遇一老嫗,持舊錦褥貨鬻,乃以半千獲之。尋有 波斯 見,大驚,謂 康 曰:‘何處得此至寶?此是冰蠶絲所織,若暑月陳於座,可致一室清涼?!闯陜r(jià)千萬, 康 得之,還與國樂追歡,不經(jīng)年復(fù)盡,尋卒。后樂人嗟惜之,遂制此曲。亦名《得至寶》。”
“得”字詞語
補(bǔ)充糾錯(cuò)
- 懂得
- 誕得
- 購得
- 到不得
- 到得
- 非得
- 賦得
- 得勝褂
- 得勝葫蘆
- 得勝回朝
- 得勝令
- 得勝頭回
- 得失
- 得時(shí)
- 得實(shí)
- 得使
- 得士
- 得勢
- 得適
- 得手
- 得手應(yīng)心
- 得壽
- 得售
- 得數(shù)
- 得死
- 得似
- 得算
- 得歲
- 得所
- 得體
- 得體歌
- 得天
- 得天獨(dú)厚
- 得途
- 得兔忘蹄
- 得托
- 得脫
- 得亡
- 得未嘗有
- 得未曾有
- 得位
- 得無
- 得毋
- 得勿
- 得悉
- 得仙
- 得閑
- 得心
- 得辛
- 得行
- 得姓
- 得幸
- 得性
- 得雄
- 得言
- 得眼
- 得樣兒
- 得要
- 得也
- 得一
- 得一元寶
- 得壹
- 得壹錢
- 得壹元寶
- 得宜
- 得已
- 得以
- 得益
- 得意
- 得意忘象
- 得意忘形
- 得意忘言
- 得意揚(yáng)揚(yáng)
- 得意洋洋
- 得贏
- 得用
- 得魚忘荃
- 得魚忘筌
- 得月
- 得這
- 得正
- 得政
- 得知
- 得職
- 得旨
- 得至寶
- 得志
- 得中
- 得衷
- 得眾
- 得著
- 得罪
- 得辠
- 動(dòng)輒得咎
-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 不見得
- 不可多得
- 吃得光
- 吃得開
- 吃得來
- 吃得消
- 吃得住
- 吃得準(zhǔn)
- 彼得盧慘案
- 佹得
- 佹得佹失
- 檢得
- 及不得一腳指
- 過不得
- 過得
- 過得去
- 過得硬
- 捷得
- 九牛去得一毛
- 藉不得
- 咎有應(yīng)得
- 看得
- 看得起
- 哭笑不得
- 離不得
- 甘得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不識得有
- 何得
- 會得
- 架得住
- 老虎屁股摸不得
- 兜得轉(zhuǎn)
- 逼不得已
- 策得
- 成敗得失
- 必得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不相得
- 不消得
- 雞蟲得喪
- 雞蟲得失
- 哈得孫灣
- 來得
- 來得個(gè)
- 蛟龍得水
- 趕得上
- 惡得
- 出手得盧
- 不由得
- 不值得
- 見不得
- 見得
- 禁不得
- 禁得
- 禁得起
- 詎得
- 賴得
- 謬得
- 膩得得
- 歐幾里得幾何
- 合得著
- 疾走先得
- 疾足先得
- 禁銷得
- 靠得
- 闌得
- 狡兔得而獵犬烹
- 樂得
- 利得
- 沒得
- 沒可得
- 南設(shè)得蘭群島
- 落得
- 情非得已
- 去得
- 上不得蘆葦
- 省得
- 識得
-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 使不得
- 使得
- 生得
- 適得其反
- 剖蚌得珠
- 沒帳得算
- 難得
- 七開八得
- 鱳得
- 名不虛得
- 器滿意得
- 求仁得仁
- 少不得
- 圣彼得堡
- 圣得知
- 順天得一
- 兩得
- 了得
- 買王得羊
- 鳥得弓藏
- 抹得開
- 那得
- 免不得
- 免得
- 旗開得勝
- 求之不得
- 說不得
- 說得
- 說得過去
- 說得來
- 說得攏
- 說得起
- 說得去
- 說得響
- 說得著
- 說得嘴
- 料得
- 滅弗得
- 蒙得維的亞
- 莫得
- 偏得
- 乞漿得酒
- 氣滿志得
- 迫不得已
- 如虎得翼
- 忍得
- 認(rèn)得
- 認(rèn)得破
- 神領(lǐng)意得
- 數(shù)得上
- 數(shù)得著
- 算不得
- 算得
- 貪得
- 貪得無厭
- 貪多務(wù)得
- 探驪得珠
- 特得
- 天曉得
- 挑得籃里便是菜
- 無得
- 豈得
- 喜得
- 取得
-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 塞得港
- 塞翁得馬
- 三拳敵不得四手
- 舍不得
- 舍得
- 賞得
- 失得
- 是得
- 兀得
- 消不得
- 消得
- 欣然自得
- 欣欣自得
- 洋洋得意
- 洋洋自得
- 一舉兩得
- 怡然自得
- 優(yōu)游自得
- 有錢使得鬼推磨
- 遠(yuǎn)水救不得近火
- 相得
- 相得益章
- 相得益彰
- 所得
- 所得稅
- 談得來
- 天得
- 唾手可得
- 未見得
- 萬不得已
- 逍遙自得
- 心安理得
- 雅溫得
- 揚(yáng)揚(yáng)得意
- 揚(yáng)揚(yáng)自得
- 要不得
- 要得
- 依得
- 意得
- 有一得一
- 怨不得
- 淘沙得金
- 提丟斯波得定則
- 投得
- 亡戟得矛
- 顯得
- 旋得旋失
- 亞得里亞海
- 一人得道,雞犬飛升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嬴得
- 贏得
- 意氣相得
- 欲得
- 鐵不得
- 下得
- 下得去
- 下得手
- 信得過
- 信得及
- 心滿意得
- 行不得
- 行不得哥哥
- 行不得也哥哥
- 杏林得意
- 幸得
- 眼見得
- 眼看得
- 一索得男
- 也得
- 一蹴而得
- 悠然自得
- 悠游自得
- 怎得
- 怎見得
- 只得
- 種谷得谷﹐種麥得麥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種瓜得瓜﹐種李得李
- 賺得
- 曉不得
- 曉得
- 須得
- 休得
- 一得
- 一得之見
- 一得之愚
- 應(yīng)得
- 由不得
- 由得
- 引得
- 因禍得福
- 有得
- 造因得果
- 摘得新
- 直得
- 贅婿得牛
- 走得起
- 照得
- 爭得
- 知得
- 鉆木得火
- 值得
- 致得
- 中得
- 自得其樂
- 佐饔得嘗
- 乍得湖
- 志得氣盈
- 志得意滿
- 志滿氣得
- 自鳴得意
- 罪有應(yīng)得
- 總得
- 縱得
- 作得
“至”字詞語
補(bǔ)充糾錯(cuò)
- 徹里至外
- 冬至
- 冬至點(diǎn)
- 冬至線
- 徧至
- 告至
- 電至
- 朝發(fā)暮至
- 朝發(fā)夕至
- 逮至
- 北至
- 得至寶
- 奉為至寶
- 備至
- 比至
- 款至
- 坌至
- 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 福無雙至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福至心靈
- 塵至
- 分至
- 分至點(diǎn)
- 饑寒交至
- 金石至交
- 溘至
- 精至
- 從頭至尾
- 甘至
- 倍至
- 充類至盡
- 單至
- 紛至沓來
- 何所不至
- 何至
- 熛至
- 飆舉電至
- 交至
- 簡至
- 極至
- 麇至
- 麇至沓來
- 懇至
- 景至
- 理至
- 大成至圣先師
- 必至
- 不至
- 不至于
- 家至戶察
- 來至
- 率至
- 還至
- 平至
- 積金至斗
- 惠然至
- 嘉至
- 界至
- 愷至
- 禮至
- 綸至
- 盧至
- 彌至
- 摩頂至踵
- 摩頂至足
- 摩訶至那
- 偏至
- 曲至
- 日長至
- 神至之筆
- 隆至
- 南至
- 秋至
- 日南至
- 深至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麋至
- 確至
- 日至
- 實(shí)至名歸
- 沈至
- 勢至
- 末至客
- 甚而至于
- 甚或至于
- 甚且至于
- 甚至
- 甚至于
- 水至清則無魚
- 特至
- 委至
- 聞風(fēng)而至
- 企至
- 迄至
- 狎至
- 襁至
- 如獲至寶
- 如獲至珍
- 思至
- 四至
- 四至八到
- 四至八道
- 天至
- 無脛而至
- 無至
- 須至
- 以至
- 以至于
- 所至
- 通前至后
- 通首至尾
- 往至
- 物至則反
- 夏至
- 飲至
- 遠(yuǎn)至
- 遠(yuǎn)至邇安
- 五至
- 行至
- 陰至
- 焱至
- 投至
- 微至
- 無所不至
- 無微不至
- 一秉至公
- 驟至
- 小至
- 以貍至鼠
- 真至
- 專至
- 臻臻至至
- 貞至
- 直至
- 至罷
- 至寶
- 至寶丹
- 至辨
- 至兵
- 至不濟(jì)
- 至材
- 至操
- 至策
- 至察
- 至臣
- 至誠
- 至大至剛
- 至當(dāng)
- 至碭
- 至禱
- 至到
- 至道
- 至德
- 至德要道
- 至等
- 至弟
- 至多
- 至法
- 至概
- 至感
- 至高無上
- 至公
- 至公樓
- 至公堂
- 至公無私
- 至公無我
- 至好
- 至和
- 至荷
- 至乎
- 至化
- 至機(jī)
- 至極
- 至計(jì)
- 至諫
- 至鑒
- 至交
- 至教
- 至節(jié)
- 至戒
- 至誡
- 忠至
- 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 至今
- 至精
- 至竟
- 至敬
- 至駿
- 至樂
- 至禮
- 至理
- 至理名言
- 至臨
- 至靈
- 至慮
- 至論
- 至眇
- 至明
- 至謀
- 至乃
- 至寧
- 至髈
- 至平
- 至樸
- 至戚
- 至契
- 至親
- 至親骨肉
- 至清
- 至情
- 至人
- 至仁
- 至任
- 至紉
- 至日
- 至如
- 至若
- 至善
- 至賞
- 至少
- 至圣
- 至圣文宣王
- 至圣先師
- 至識
- 至使
- 至事
- 至孰
- 至熟
- 至術(shù)
- 至數(shù)
- 至死不二
- 至謕
- 至望
- 至微
- 至味
- 至文
- 至無
- 至務(wù)
- 至物
- 至纖至悉
- 至賢
- 至孝
- 至心
- 至心朝禮
- 至信
- 至刑
- 至行
- 至性
- 至虛
- 至訓(xùn)
- 至言
- 至陽
- 至養(yǎng)
- 至藥
- 至要
- 至一
- 至矣盡矣
- 至藝
- 至意
- 至陰
- 至音
- 至隱
- 至游
- 至友
- 至于
- 至愿
- 至再至三
- 至賾
- 至賊
- 至哲
- 至貞
- 至正
- 至政
- 至知
- 至至
- 至治
- 至囑
- 至足
- 至尊
- 周至
- 總至
“寶”字詞語
補(bǔ)充糾錯(cuò)
- 邦寶
- 蠢寶
- 附寶
- 寶磬
- 寶衢
- 寶泉局
- 寶券
- 寶闕
- 寶瑞
- 寶閐
- 寶色
- 寶瑟
- 寶穡
- 寶山
- 寶山空回
- 寶扇
- 寶燒
- 寶身
- 寶勝
- 寶石
- 寶石頂
- 寶勢
- 寶飾
- 寶守
- 寶獸
- 寶綬
- 寶書
- 寶思
- 寶笥
- 寶肆
- 寶算
- 寶所
- 寶塔
- 寶塔菜
- 寶塔山
- 寶塔詩
- 寶塔糖
- 寶臺
- 寶攤
- 寶檀
- 寶糖
- 寶頭兒
- 寶陀巖
- 寶唾
- 寶襪
- 寶玩
- 寶王
- 寶位
- 寶文
- 寶撾
- 寶幄
- 寶物
- 寶婺
- 寶惜
- 寶犀
- 寶璽
- 寶賢
- 寶相
- 寶相花
- 寶相枝
- 寶香
- 寶像
- 寶校
- 寶屧
- 寶星
- 寶行
- 寶性
- 寶緒
- 寶蓄
- 寶鉉
- 寶訓(xùn)
- 寶鴨
- 寶焰
- 寶曜
- 寶業(yè)
- 寶葉
- 寶靨
- 寶衣
- 寶意
- 寶銀
- 寶應(yīng)
- 寶瑛
- 寶用
- 寶輿
- 寶宇
- 寶玉
- 寶諭
- 寶源局
- 寶月
- 寶云
- 寶運(yùn)
- 寶臧
- 寶札
- 寶章
- 寶璋
- 寶仗
- 寶帳
- 寶珍
- 寶枕
- 寶鎮(zhèn)
- 寶芝
- 寶質(zhì)
- 寶置
- 寶中鐵路
- 寶重
- 寶舟
- 寶軸
- 寶帚
- 寶胄
- 寶珠
- 寶珠茶
- 寶珠山茶
- 寶柱
- 寶篆
- 寶莊
- 寶裝
- 寶幢
- 寶子
- 寶字
- 寶蹤
- 寶鉆
- 寶祚
- 寶j
- 蠶寶寶
- 得一元寶
- 得壹元寶
- 得至寶
- 奉為至寶
- 丑寶
- 丑婦家中寶
- 符寶
- 賝寶
- 筆寶
- 護(hù)寶都
- 聚寶盆
- 揭寶
- 佛寶
- 冊寶
- 東南之寶
- 峨眉寶光
- 百寶
- 百寶櫥
- 百寶囊
- 百寶萬貨
- 百寶箱
- 出寶
- 家寶
- 荊寶
- 金寶
- 金寶牌
- 被褐懷寶
- 陳寶
- 定命寶
- 愛寶
- 陳叔寶
- 爨寶子碑
- 儉寶
- 禁寶
- 金雞寶帳
- 巨寶
- 開通元寶
- 開元通寶
- 墨寶
- 皇帝信寶
- 皇帝之寶
- 內(nèi)寶鈔局
- 活寶
- 貴寶
- 金鑾寶殿
- 藍(lán)寶石
- 良寶
- 靈寶
- 鄰寶
- 三寶
- 三寶殿
- 魄寶
- 七寶
- 七寶鞭
- 七寶茶
- 七寶車
- 七寶池
- 七寶高車
- 七寶羹
- 七寶花
- 七寶蓮池
- 七寶樓臺
- 七寶輦
- 七寶臺
- 七寶團(tuán)坘
- 七寶五味粥
- 七寶輿
- 七寶粥
- 七寶莊嚴(yán)
- 名寶
- 鏹寶
- 三大法寶
- 上方寶劍
- 圣寶
- 世寶
- 七香寶輦
- 馬寶
- 納寶
- 輕寶
- 石君寶
- 臨潼斗寶
- 連城寶
- 六寶
- 滅寶
- 秘寶
- 美寶
- 偏寶
- 鵲潢寶扛
- 榮寶齋
- 受命寶
- 數(shù)來寶
- 通寶
- 禿寶蓋
- 瑋寶
- 奇珍異寶
- 森羅寶殿
- 僧寶
- 尚方寶劍
- 獅蠻寶帶
- 天寶
- 天寶君
- 物華天寶
- 威寶
- 謝家寶樹
- 現(xiàn)世寶
- 通天寶帶
- 萬寶
- 文房四寶
- 壓寶
- 獻(xiàn)寶
- 押寶
- 押牌寶
- 耀魄寶
- 搖寶
- 洗寶裝
- 獻(xiàn)世寶
- 休寶
- 用寶
- 雜寶
- 香車寶馬
- 鑄寶
- 小寶貝
- 元寶
- 元寶鈔
- 元寶楓
- 鎮(zhèn)寶
- 贈(zèng)寶刀
- 照骨寶
- 照夜寶
- 貲寶
- 至寶
- 至寶丹
- 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 贄寶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