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 網(wǎng)絡(luò)解釋
補充糾錯
戎狄是先秦時代華夏對西方和北方的非華夏部落的統(tǒng)稱,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稱。
周朝時居民有華夏和四夷的區(qū)分:南方部落為蠻;東方部落為夷;西方部落為戎;北方部落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華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區(qū)。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fā)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fā)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春秋中葉以后,狄與戎在地域上有明顯的不同,但整個春秋時代,乃至戰(zhàn)國中葉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稱,有些部落仍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這種情況以及春秋北狄諸部的姓族,陜北、山西、河北諸地的戎狄文化遺存,都說明春秋時期的戎與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顯區(qū)分,族類卻比較接近。
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于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于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諸夏對北方一些部族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洞呵铩吩谇f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边@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xiàn)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guān)系錯綜復雜,但戎與狄常?;旆Q。戰(zhàn)國末期,狄人被華夏人和北方蒙古高原的胡人所同化。
確切地以戎作為部稱始于周人,在滅商以前,主要用來稱呼周原附近與周為敵的各部落,其勁敵集中于周原以西隴山地區(qū),故稱為西戎。在西周到戰(zhàn)國,主要是指西方羌人各部落,秦漢以后,多數(shù)西羌人逐漸被華夏和后來的吐蕃人所同化。
“戎”字詞語
補充糾錯
- 布戎
- 伏戎
- 八戎
- 兵戎
- 兵戎相見
- 凡戎車
- 姜戎
- 軍戎
- 秉戎
- 豲戎
- 蕃戎
- 護戎
- 籍戎
- 監(jiān)戎
- 即戎
- 離戎
- 從戎
- 蹙戎
- 講戎
- 宑戎
- 驪戎
- 理戎
- 邊戎
- 百戎
- 奔戎
- 陳戎
- 和戎
- 鬼戎
- 禁戎
- 詰戎
- 詰戎治兵
- 寇戎
- 昆戎
- 吏戎
- 墨缞從戎
- 墨绖從戎
- 窺戎
- 蠻夷戎狄
- 羌戎
- 犬戎
- 畎戎
- 設(shè)戎
- 事戎
- 起戎
- 山戎
- 臨戎
- 七戎
- 女戎
- 戎備
- 戎兵
- 戎柄
- 戎驂
- 戎場
- 戎車
- 戎陳
- 戎丑
- 戎狄
- 戎服
- 戎歌
- 戎弓
- 戎公
- 戎冠
- 戎捍
- 戎號
- 戎華
- 戎荒
- 戎麾
- 戎級
- 戎疾
- 戎甲
- 戎艦
- 戎將
- 戎捷
- 戎戒
- 戎具
- 戎葵
- 戎閫
- 戎壘
- 戎吏
- 戎輅
- 戎路
- 戎旅
- 戎律
- 戎馬倉皇
- 戎馬倥傯
- 戎馬劻勷
- 戎馬生郊
- 戎馬生涯
- 戎蠻
- 戎曼
- 戎門
- 戎貊
- 戎幕
- 戎旆
- 戎轡
- 戎騎
- 戎旗
- 戎器
- 戎戎
- 戎繕
- 戎士
- 戎事
- 戎首
- 戎叔
- 戎菽
- 戎戍
- 戎帥
- 戎索
- 戎韜
- 戎亭
- 平戎
- 戎統(tǒng)
- 戎王子
- 戎威
- 戎衛(wèi)
- 戎伍
- 戎校
- 戎心
- 戎行
- 戎宣王尸
- 戎役
- 戎右
- 戎御
- 戎鉞
- 戎翟
- 戎氈
- 戎旃
- 戎章
- 戎帳
- 戎昭
- 戎陣
- 戎政
- 戎秩
- 戎重
- 戎卒
- 統(tǒng)戎
- 棄筆從戎
- 徙戎
- 西落鬼戎
- 西戎
- 神戎
- 條戎
- 五戎
- 興戎
- 業(yè)貝戎
- 有戎
- 遠戎
- 遐戎
- 陰戎
- 投筆從戎
- 小戎
- 習戎
- 徐戎
- 無戎
- 一戎
- 竦戎
- 御戎
- 掌戎
- 諸戎
- 馭戎
- 元戎
- 元戎啟行
- 贊戎
- 治戎
- 旃戎
- 眾戎
- 纘戎
- 纂戎
- 致戎
- 佐戎
- 展開?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