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涸澤而漁
hé zé ér yú
drain the pond to get all the fish
“涸澤而漁”的成語拼音為:hé zé ér yú,注音:ㄏㄜˊ ㄗㄜˊ ㄦˊ ㄩˊ,詞性: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基本解釋:抽干池水捉魚。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yuǎn)打算。,例句:是由~,焚林而狩。★《宋書·袁淑傳》
拼音 | hé zé ér yú |
注音 | ㄏㄜˊ ㄗㄜˊ ㄦˊ ㄩˊ |
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英文 | drain the pond to get all the fish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抽干池水捉魚。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yuǎn)打算。 |
出處 | 《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
例句 | 是由~,焚林而狩。 ★《宋書·袁淑傳》 |
補(bǔ)充糾錯(cuò)
以"漁"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bǔ)充糾錯(cuò)
- 漁奪侵牟:漁奪:掠奪;侵牟:侵奪。指掠奪、榨取百姓財(cái)物。
- 漁海樵山:入海打魚,上山砍柴。借指隱居生活。
- 漁人得利:趁著雙方爭執(zhí)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
- 漁人之利:漁人:比喻第三者。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漁翁得利:趁著雙方爭執(zhí)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同“漁人得利”。
- 漁翁之利:猶言漁人之利。
- 漁陽鞞鼓:指公元755年安祿山于漁陽舉兵叛唐事。鞞鼓,騎兵用的小鼓。后亦用為外族侵略之典。
- 漁陽鼙鼓:漁陽:地名,現(xiàn)河北省薊縣,唐時(shí)安祿山駐軍在此;鼙鼓:古代軍中用的小鼓。漁陽郡響起了戰(zhàn)鼓。指有戰(zhàn)事發(fā)生。
以"涸"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bǔ)充糾錯(cuò)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