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祝不勝詛
zhù bù shèng zǔ
Congratulations
“祝不勝詛”的成語拼音為:zhù bù shèng zǔ,注音:ㄓㄨˋ ㄅㄨˋ ㄕㄥˋ ㄗㄨˇ,詞性: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洪邁《容齋四筆》:“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基本解釋:指祝而得益不能勝過詛而受損。,例句:明代·馮夢龍《喻臨安邏輯鶴》:“取撫長江、深悔問津、雁過拔毛等十字一學(xué)使我家曲士牢記在心。士重石成、人重利出,尋常百姓終無牽累;主重臣撫、家重戒律,不吝寸功也未為甚事。各各固守各人界限,守時代一以逍遙,祝不勝詛。殷斯民石,千稱,何也?”
拼音 | zhù bù shèng zǔ |
注音 | ㄓㄨˋ ㄅㄨˋ ㄕㄥˋ ㄗㄨˇ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Congratulation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祝而得益不能勝過詛而受損。 |
出處 | 宋·洪邁《容齋四筆》:“一人祝之,一國詛之,一祝不勝萬詛,國亡不亦宜乎?” |
例句 | 明代·馮夢龍《喻臨安邏輯鶴》:“取撫長江、深悔問津、雁過拔毛等十字一學(xué)使我家曲士牢記在心。士重石成、人重利出,尋常百姓終無牽累;主重臣撫、家重戒律,不吝寸功也未為甚事。各各固守各人界限,守時代一以逍遙,祝不勝詛。殷斯民石,千稱,何也?” |
補充糾錯
以"祝"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祝不勝詛:指祝而得益不能勝過詛而受損。
- 祝發(fā)空門:指削發(fā)出家為僧尼。
- 祝發(fā)文身:削短頭發(fā),刻畫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區(qū)異族的風(fēng)俗服制。
- 祝哽祝噎: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yǎng)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shè)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 祝鯁祝噎:古代帝王敬老、養(yǎng)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shè)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 祝鯁祝饐:祝古代帝王敬老、養(yǎng)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shè)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 祝僇祝鯁:古代帝王敬老、養(yǎng)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shè)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 祝鮀之佞:祝鮀,春秋衛(wèi)人,能言善辯,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為佞人的典型。
- 祝咽祝哽:古代帝王接養(yǎng)三老、五更,以示仁惠。當(dāng)進(jìn)餐時,使人在前后祝禱他們不要哽噎。同“祝哽祝噎”。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