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逐末忘本
zhú mò wàng běn
Forget the last
“逐末忘本”的成語拼音為:zhú mò wàng běn,注音:ㄓㄨˊ ㄇㄛˋ ㄨㄤˋ ㄅㄣˇ,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胡應(yīng)麟《詩藪·近體中》:“今題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詠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過也?!?,基本解釋:追求細枝末節(jié),忘記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例句:唐代·杜牧《秋夕》:“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憑誰問舊游?”
拼音 | zhú mò wàng běn |
注音 | ㄓㄨˊ ㄇㄛˋ ㄨㄤˋ ㄅㄣˇ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
英文 | Forget the las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追求細枝末節(jié),忘記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出處 | 明·胡應(yīng)麟《詩藪·近體中》:“今題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詠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過也?!?/td>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夕》:“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憑誰問舊游?” |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逐末舍本
下一個成語:
逐日追風(fēng)
以"本"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本固邦寧:指人民安居樂業(yè)則國家太平。
- 本來面目: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 本末倒置: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從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 本同末離:本旨相同而途徑不同。
- 本同末異: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來的末流則有所不同。
- 本鄉(xiāng)本土:指本地,家鄉(xiāng)。
- 本相畢露:原形完全顯露了出來。
- 本小利微:微:薄。本錢小,利潤薄。指買賣很小,得利不多。
- 本性難移:移:改變。本質(zhì)難于改變。
- 本支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 本枝百世:指子孫昌盛,百代不衰。
以"逐"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逐臭之夫:追逐奇臭的人。比喻嗜好怪癖,與眾不同的人。
- 逐宕失返:隨波流蕩而忘卻歸來。指隨逐時俗,而不知返歸根本。
- 逐電追風(fēng):追趕閃電和迅風(fēng)。形容速度非???。
- 逐隊成群:形容人多。
- 逐風(fēng)追電:追趕迅風(fēng)和閃電。
- 逐機應(yīng)變:隨機應(yīng)變。
- 逐近棄遠:追求近的,舍棄遠的。
- 逐句逐字: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 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驅(qū)逐從各國來的客卿。后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為下逐客令。
- 逐浪隨波:逐浪:追逐浪潮;隨波:隨順波流。喻指一個人缺乏主見,總是隨順時尚,人云亦云。
- 逐流忘返:隨波流蕩而忘卻歸來。指隨逐時俗,而不知返歸根本。
- 逐鹿中原: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常比喻帝位、政權(quán)。指群雄并起,爭奪天下。
- 逐名趨勢:追求名聲和權(quán)勢。
- 逐末棄本:追求細枝末節(jié),舍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逐末舍本:追求細枝末節(jié),舍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逐末忘本:追求細枝末節(jié),忘記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 逐日追風(fēng):逐日:追逐太陽;追風(fēng):追趕風(fēng)。形容馬跑得極快。
- 逐物不還:指沉湎于世俗。
- 逐新趣異:指追求新奇。
- 逐影吠聲:形容人云亦云,毫無主見。
- 逐影隨波:跟著別人的影子走,隨著水流飄移。形容無主見。
- 逐影尋聲:指多方尋求罅隙。
- 逐逐眈眈:覬覦的樣子。
- 逐字逐句: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