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憂國奉公
yōu guó fèng gōng
concerned about the country and work hard
“憂國奉公”的成語拼音為:yōu guó fèng gōng,注音:ㄧㄡ ㄍㄨㄛˊ ㄈㄥˋ ㄍㄨㄥ,詞性:作謂語、定語;指人,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后漢書·祭遵傳》:“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基本解釋:心懷國家,努力做好工作。,例句:清代·袁枚《隨園食單·希蜜》:“乃苦工資為上,廢私利而憂國奉公?!?
拼音 | yōu guó fèng gōng |
注音 | ㄧㄡ ㄍㄨㄛˊ ㄈㄥˋ ㄍㄨㄥ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人 |
英文 | concerned about the country and work hard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心懷國家,努力做好工作。 |
出處 | 《后漢書·祭遵傳》:“安得憂國奉公之臣如祭征虜者乎?!?/td> |
例句 | 清代·袁枚《隨園食單·希蜜》:“乃苦工資為上,廢私利而憂國奉公。” |
補充糾錯
以"公"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公報私仇:假借公事報私人的仇恨。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比喻雙方爭執(zhí),各說自己有理。
- 公報私讎:假借公事報私人的仇恨。同“公報私仇”。
- 公才公望: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公道合理: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 公而忘私:為了公事而不考慮私事,為了集體利益而不考慮個人得失。
- 公爾忘私: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
- 公耳忘私:一心為公而忘卻私事。同“公爾忘私”。
- 公規(guī)密諫:指多方勸諫。公,公開;密,私下。
- 公買公賣:公平合理地買賣。
- 公門桃李:公:對人的尊稱。尊稱某人引進的后輩、栽培的學(xué)生。
- 公明正大:公正無私,光明磊落。
- 公平合理:指處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買賣。
- 公平無私:辦事公平,沒有私心。
-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營私。
- 公事公辦:公事按公事的原則辦,不講私人情面。
- 公是公非:公認的是非。
-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比喻雙方爭執(zhí),各說自己有理。
- 公私兼顧:公家和個人雙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顧。
-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 公私兩便:對公家私人都便利。
- 公私兩濟: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
- 公私兩利:指對公家私人都有好處。同“公私兩濟”。
- 公聽并觀:多方面聽取意見和觀察事物。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
-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公正廉潔:指廉潔奉公,不循私情。
-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潔嚴明。
- 公正無私:辦事公正,沒有私心。
- 公之于眾:公:公開;之:代指事物的內(nèi)容;于:向;眾:大眾。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 公忠體國:指盡忠為國。
- 公諸同好:公:公開;諸:之于;同好:愛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愛的東西拿出來,使有相同愛好的人都能欣賞。
- 公子哥兒: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wù)正業(yè)的子弟。
- 公子王孫:舊時貴族、官僚的子弟。
以"憂"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憂心如搗:憂愁得像有東西在搗心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 憂讒畏譏:擔憂被讒言中傷。
- 憂憤成疾: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 憂公忘私:關(guān)心公益,不顧私利。
- 憂國愛民: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 憂國奉公:心懷國家,努力做好工作。
- 憂國忘家: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 憂國憂民: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 憂患余生:憂患:困苦患難;余生:大災(zāi)難后僥幸存活的生命。指飽經(jīng)患難之后僥幸保全下來的生命。
- 憂深思遠:深刻憂慮,長遠打算。
- 憂盛危明:猶言居安思危。指隨時有應(yīng)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 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 憂心悄悄:憂慮不安的樣子。
- 憂心如焚:如焚:象火燒一樣。心里愁得象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
- 憂形于色:形:表現(xiàn)。憂慮的心情在臉上表現(xiàn)出來。形容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憂慮。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