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先河后海
xiān hé hòu hǎi
First river, then sea
“先河后?!钡某烧Z拼音為:xiān hé hòu hǎi,注音:ㄒㄧㄢ ㄏㄜˊ ㄏㄡˋ ㄏㄞˇ,詞性: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保窘忉專合燃篮由?,后祭海神。比喻治學(xué)要弄清源流。,例句:明代·劉基《歌樓賦序》:“欲欣吾郡之忠良,讓先河之後海焉?!?
拼音 | xiān hé hòu hǎi |
注音 | ㄒㄧㄢ ㄏㄜˊ ㄏㄡˋ ㄏㄞˇ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英文 | First river, then sea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先祭河神,后祭海神。比喻治學(xué)要弄清源流。 |
出處 | 《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td> |
例句 | 明代·劉基《歌樓賦序》:“欲欣吾郡之忠良,讓先河之後海焉?!?/td> |
補(bǔ)充糾錯
以"海"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bǔ)充糾錯
-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nèi)有知己朋友,即使遠(yuǎn)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 海北天南:形容萬里之遙,相距極遠(yuǎn)。亦形容地區(qū)各異。
- 海不波溢:海上風(fēng)平浪靜,沒有波浪。比喻平安無事。
- 海不揚(yáng)波:比喻太平無事。
- 海底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fèi)力氣。
- 海底撈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 海沸波翻: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 海沸河翻: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江翻”。
- 海沸江翻:大海沸騰,江河翻滾。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
- 海沸山崩: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 海沸山裂: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 海沸山搖: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 海涵地負(fù):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負(fù)載。比喻才能特異。
- 海涸石爛:猶??菔癄€。形容歷時久遠(yuǎn)。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yuǎn)不變。
- 海懷霞想:本托意仙游。后指遠(yuǎn)游隱居之思。
- 海角天涯:形容極遠(yuǎn)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yuǎn)。
- 海角天隅:形容極遠(yuǎn)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yuǎn)。同“海角天涯”。
- ??菔癄€:海水干涸、石頭腐爛。形容歷時久遠(yuǎn)。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yuǎn)不變。
- 海闊天高:比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yuǎn)。
- 海闊天空:象大海一樣遼闊,象天空一樣無邊無際。形容大自然的廣闊。比喻言談議論等漫無邊際,沒有中心。
- 海立云垂:形容文辭氣魄極大。
- 海盟山咒:猶言海誓山盟。
-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nèi)有知己朋友,即使遠(yuǎn)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
- 海內(nèi)鼎沸:鼎沸:比喻局勢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 海內(nèi)無雙:海內(nèi):四海之內(nèi),舊指中國,現(xiàn)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內(nèi)獨一無二。
- 海納百川:納:容納,包容。大??梢匀莸孟鲁砂偕锨l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東西非常廣泛,而且數(shù)量很大。
- 海桑陵谷:滄海變桑田,山陵變深谷,比喻世事變遷極大。
- 海市蜃樓:蜃:大蛤。原指海邊或沙漠中,由于光線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現(xiàn)虛幻的樓臺城郭?,F(xiàn)多比喻虛無縹渺的事物。
-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 海水不可斗量: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據(jù)某人的現(xiàn)狀就低估他的未來。
- 海水難量: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據(jù)某人的現(xiàn)狀就低估他的未來。
- 海水群飛:比喻國家不安寧。
- 海水桑田:猶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 海外奇談:海外:中國以外;奇談:奇怪的說法。比喻沒有根據(jù)的,荒唐的言論或傳聞。
- 海屋籌添:原指長壽,后為祝壽之詞。
- 海屋添籌:海屋:寓言中堆存記錄滄桑變化籌碼的房間;籌:籌碼。舊時用于祝人長壽。
- 海嘯山崩:大海洶涌呼嘯,高山崩裂倒塌。形容來勢兇猛急速。
- 海涯天角:猶言天涯海角。指僻遠(yuǎn)的地方。
- 海晏河清: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 海約山盟:指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同“海誓山盟”。
- 海中撈月:比喻勞而無功,白費(fèi)氣力。
以"先"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bǔ)充糾錯
- 先得我心:得:適合,契合。比喻別人先說出了自己心里想說的話。
- 先睹為快:睹:看見。以能盡先看到為快樂。形容盼望殷切。
- 先斷后聞:指先處理后奏聞。
- 先發(fā)制人:發(fā):開始行動;制:控制,制服。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后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
- 先公后私: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
- 先號后慶:指初兇后吉。
- 先號后笑:①指命運(yùn)先兇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結(jié)尾比開頭精彩。
- 先河后海:先祭河神,后祭海神。比喻治學(xué)要弄清源流。
- 先花后果:舊時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 先見之明:明·指眼力。事先看清問題的能力。指對事物發(fā)展的預(yù)見性。
- 先來后到:按照來到的先后確定次序。
- 先禮后兵: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jié)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qiáng)硬手段解決。
- 先難后獲: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后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 先驅(qū)螻蟻:螻蟻:螻蛄和螞蟻。自己先死埋葬地下,為別人驅(qū)除螻蟻。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 先人后己:首先考慮別人,然后想到自己。
- 先入為主:指先聽進(jìn)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有主導(dǎo)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 先入之見:指在對某事物進(jìn)行調(diào)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見。
-
先聲奪人:先張揚(yáng)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lián)屜纫徊健?/span>
- 先聲后實:聲:聲勢;實:實力。比喻先用聲勢挫折敵方士氣,然后交戰(zhàn)。
- 先圣先師:舊時尊稱孔子;也稱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顏淵。
- 先天不足:先天:人或動物的胚胎時期。原指人或動物生下來體質(zhì)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 先我著鞭:著: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 先悉必具:纖悉:細(xì)微詳盡。細(xì)微詳盡,全都載明。
- 先下手為強(qiáng):在對手沒有準(zhǔn)備好的時候首先動手,取得主動地位。
- 先小人,后君子: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計較利益得失的話說在前頭,然后再講情誼。
- 先笑后號:指命運(yùn)先吉后兇。
- 先行后聞:比喻未經(jīng)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 先意承顏: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先意承旨: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不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級意圖,極力奉承。
- 先意承指: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先意承志: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
- 先意希旨:指孝子不等父母開口就能順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諂媚逢迎。同“先意承志”。
- 先憂后樂: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 先斬后奏: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后再報告帝王?,F(xiàn)比喻未經(jīng)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后再向上級報告。
- 先知先覺:知:認(rèn)識;覺:覺悟。指認(rèn)識事理較一般人為早的人。
- 先自隗始:隗:指戰(zhàn)國燕人郭隗;始:開始。以先任用我郭隗為開端。表示自我推薦。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