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下塞上聾
xià sāi shàng lóng
Deafness
“下塞上聾”的成語拼音為:xià sāi shàng lóng,注音:ㄒㄧㄚˋ ㄙㄞ ㄕㄤˋ ㄌㄨㄥˊ,詞性:作賓語、定語;用于政務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唐·韓愈《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頌》:“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基本解釋:塞:堵塞不通。聾:耳朵的聽覺失靈。下邊堵塞不通,上邊聽覺失靈。比喻真實情況不能上傳下達。,例句:《史記·留侯世家》中有一段故事講述了楚國大夫春申君和韓國相國肅于沙場會面的情景。春申君點兵十萬,卻派帶病的大夫鄂嚏出使韓國,傳達自己的意圖。鄂嚏被派去后,春申君遠望著韓國方向,心中憂慮,時不時地說:“若啊,若啊?!睂傧碌墓賳T問他:“將軍,怎么了?”他回答:“我這個大夫,鼻子不通氣,連說話都要費勁,你們可知道嗎?”這就是所謂的“下塞上聾”,形容領導者明知道下屬不夠能力,卻任命其擔任重要職務。
拼音 | xià sāi shàng lóng |
注音 | ㄒㄧㄚˋ ㄙㄞ ㄕㄤˋ ㄌㄨㄥˊ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用于政務等 |
英文 | Deafnes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塞:堵塞不通。聾:耳朵的聽覺失靈。下邊堵塞不通,上邊聽覺失靈。比喻真實情況不能上傳下達。 |
出處 | 唐·韓愈《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頌》:“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 |
例句 | 《史記·留侯世家》中有一段故事講述了楚國大夫春申君和韓國相國肅于沙場會面的情景。春申君點兵十萬,卻派帶病的大夫鄂嚏出使韓國,傳達自己的意圖。鄂嚏被派去后,春申君遠望著韓國方向,心中憂慮,時不時地說:“若啊,若啊。”屬下的官員問他:“將軍,怎么了?”他回答:“我這個大夫,鼻子不通氣,連說話都要費勁,你們可知道嗎?”這就是所謂的“下塞上聾”,形容領導者明知道下屬不夠能力,卻任命其擔任重要職務。 |
補充糾錯
以"聾"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聾者之歌: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並不了解其中真義。
以"下"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下阪走丸:阪:斜坡;丸:彈丸。在斜坡上往下滾彈丸。比喻說話敏捷流利。
- 下坂走丸:從山坡上滾下彈丸。比喻順勢無阻,敏捷而無停滯。
- 下筆成篇: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筆成章”。
- 下筆成文:一下筆就很快寫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 下筆成章:一揮動筆就寫成文章。形容寫文思敏捷。
- 下筆千言:千言:長篇大論。形容文思敏捷,寫作迅速。
-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 下筆如神:指寫起文章來,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寫文章或文章寫得很好。
- 下筆有神:指寫起文章來,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寫文章或文章寫得很好。
- 下不為例:下次不可以再這樣做。表示只通融這一次。
- 下車泣罪:舊時稱君主對人民表示關切。
- 下車伊始:伊:文言助詞;始:開始。舊指新官剛到任?,F(xiàn)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
- 下車之始:指官吏剛到任所。同“下車伊始”。
- 下車作威:原指封建時代官吏一到任,就顯示威風,嚴辦下屬。后泛指一開頭就向?qū)Ψ斤@示一點厲害。
- 下回分解:章回小說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語。現(xiàn)多用以喻事件發(fā)展的結(jié)果。
- 下井投石:見人掉進井里,不但不搭救,反而向井里仍石頭。
- 下里巴人:原指戰(zhàn)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shù)。
- 下陵上替:在下者凌駕于上,在上者廢弛無所作為。謂上下失序,綱紀廢墜。陵,通“凌”。
- 下落不明:下落:著落,去處。指不知道要尋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 下馬馮婦:以之比喻重操舊業(yè)的人。
- 下馬看花:比喻停下來,深入實際,認真調(diào)查研究。
- 下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時對下屬顯示的威風,后泛指一開始就向?qū)Ψ斤@示自己的威力。
- 下氣怡色:形容氣色和悅,態(tài)度恭順。同“下氣怡聲”。
- 下氣怡聲:下氣:態(tài)度恭順:怡聲:聲音和悅。形容聲音柔和,態(tài)度恭順。
- 下喬木入幽谷:從高樹上下來,鉆進幽深的坑谷里。比喻棄明從暗,或從良好的處境轉(zhuǎn)入惡劣的處境。
- 下喬遷谷:用來比喻人從光明走向黑暗,或者從良好的處境而進入劣境。。
- 下喬入幽:冬季鳥躲在深山窮谷,到春天出來飛鳴于喬木,用來比喻人舍棄黑暗而接近光明,或者從劣境而進入良好的處境。相反則叫“下喬入幽”。
- 下情上達:謂下面的情況或意見能夠通達于上。
- 下塞上聾:塞:堵塞不通。聾:耳朵的聽覺失靈。下邊堵塞不通,上邊聽覺失靈。比喻真實情況不能上傳下達。
- 下學上達:指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自然的法則。
- 下愚不移:移:改變。下等的愚人,決不可能有所改變。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也指不求上進,不想學好。
- 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過逐客令,要驅(qū)逐從各國來的客卿。泛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