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聞一知二
wén yī zhī èr
infer the whole matter after hearing but one point
“聞一知二”的成語拼音為:wén yī zhī èr,注音:ㄨㄣˊ ㄧ ㄓ ㄦˋ,詞性: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基本解釋: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例句:《后漢書·韓載傳》:“韓載雖居鄉(xiāng)里,每至邊塞,輒留宿焉,聞一知二,而后入朝參議事。”
拼音 | wén yī zhī èr |
注音 | ㄨㄣˊ ㄧ ㄓ ㄦˋ |
詞性 |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英文 | infer the whole matter after hearing but one poin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
出處 | 《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
例句 | 《后漢書·韓載傳》:“韓載雖居鄉(xiāng)里,每至邊塞,輒留宿焉,聞一知二,而后入朝參議事?!?/td> |
補充糾錯
以"二"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二八佳人: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 二把刀:稱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shù)不高的人。
-
二分明月: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shù)氐脑律裢饷骼省?/span>
- 二缶鐘惑: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二缶鍾惑:指對缶和鐘兩種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 二虎相斗,必有一傷:兩只兇惡的老虎爭斗起來,其中必有一只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斗爭的結(jié)果,必有一方吃虧。
- 二話不說:不說任何別的話。指立即行動。
- 二惠競爽:比喻兩兄弟都是好樣的。
- 二龍戲珠:兩條龍相對,戲玩著一顆寶珠。
- 二滿三平:比喻生活過得去,很滿足。同“三平二滿”。
-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fā)揮很大的力量。
- 二三君子:猶二三子。
- 二三其德:二三:不專一。形容三心二意。
- 二三其意: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二豎為虐:豎:小子;二豎: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纏身。
- 二桃殺三士: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 二童一馬:用以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 二心兩意:形容意志不專一、不堅定。
- 二心三意:想這樣又想那樣。形容意念不專,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 二姓之好:指兩家困婚姻關(guān)系而成為親戚。
- 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訣,是二分之一等于零點五的意思。比喻雙方平分。
- 二者不可得兼:兩項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以"聞"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聞寵若驚:猶言受寵若驚。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 聞風而動: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 聞風而起:聞:聽到;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 聞風而逃:風:風聲。聽到風聲,立即逃跑。
- 聞風而興: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同“聞風而起”。
- 聞風而至: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 聞風破膽:聽到一點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力量的極度惶恐。
-
聞風喪膽:喪膽:嚇破了膽。聽到風聲,就嚇得喪失的勇氣。形容對某種力量非??謶帧?/span>
- 聞風響應:聽到風聲就起而贊同支持。
- 聞風遠遁:風:風聲,消息;遠遁:遠逃。聽到一點風聲就逃得遠遠的。
- 聞風遠揚:風:風聲,消息。指聽到一點風聲就逃得遠遠的。
- 聞過則喜:過:過失;則:就。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
- 聞雞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 聞雷失箸:比喻借別的事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況。
- 聞名不如見面:只聽名聲不如見面更能了解。
- 聞名喪膽:聽見名字就嚇破了膽。形容威名很大,使人聽到即甚為恐懼。
- 聞名遐邇: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 聞融敦厚:待人溫和寬厚。
- 聞聲相思:聲:名聲。指思慕、欽仰有聲望的人。
- 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聞所未聞:聞:聽到。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見。
- 聞噎廢食:聽到有人吃飯噎了一下,自己就連飯也不吃了。比喻因為怕出問題,索性不干。
- 聞一知二: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 聞一知十: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