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并贓拿賊
bìng zhuō ná zéi
catch a thief with the stolen goods
“并贓拿賊”的成語拼音為:bìng zhuō ná zéi,注音:ㄅㄧㄥˋ ㄗㄤ ㄣㄚˊ ㄗㄟˊ,詞性:動詞短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今日個并贓拿賊更推誰,你地硬抵著頭皮兒對。”,基本解釋:行跡露敗,當(dāng)場人臟俱獲。,例句:唐代·白居易《金人之俚語》:“如今正值河北亂起,只怕一不小心就被捕獲后,或是殺了,或是拿回遼國,豈不成了并贓拿賊?”
拼音 | bìng zhuō ná zéi |
注音 | ㄅㄧㄥˋ ㄗㄤ ㄣㄚˊ ㄗㄟˊ |
詞性 | 動詞短語 |
英文 | catch a thief with the stolen good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行跡露敗,當(dāng)場人臟俱獲。 |
出處 |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今日個并贓拿賊更推誰,你地硬抵著頭皮兒對?!?/td> |
例句 | 唐代·白居易《金人之俚語》:“如今正值河北亂起,只怕一不小心就被捕獲后,或是殺了,或是拿回遼國,豈不成了并贓拿賊?” |
補充糾錯
以"賊"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賊臣亂子: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 賊臣逆子: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同“賊臣亂子”。
- 賊喊捉賊:做賊的人喊捉賊。比喻壞人為了自己逃脫,故意制造混亂,轉(zhuǎn)移目標(biāo),把別人說成是壞人。
- 賊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賊眉賊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 賊去關(guān)門:賊偷了東西走后才云關(guān)門。比喻事故發(fā)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 賊人膽虛:比喻做了壞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踏實。
- 賊人心虛:指做了壞事的人,時刻膽戰(zhàn)心驚,怕壞事敗露。
- 賊頭狗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賊頭鼠腦”。
- 賊頭鬼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賊頭鼠腦”。
- 賊頭鼠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 賊頭賊腦:形容舉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賊心不死:不放棄壞念頭,而繼續(xù)做下去。
- 賊子亂臣: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以"并"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芙蓉:荷花別名。兩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也比喻兩者可以相媲美。
- 并存不悖:指同時存在而不沖突。
- 并駕齊驅(qū):并駕:幾匹馬并排拉著一輛車;齊驅(qū):一齊快跑。并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并疆兼巷:形容屋宅廣大。
- 并驅(qū)爭先:指競爭高下。
- 并日而食:并日:兩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兩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糧食。形容生活窮困。
- 并容徧覆:廣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廣。
- 并世無兩:猶舉世無雙。
- 并威偶勢:指聚集聲威勢力。
-
并為一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dāng)作同樣的事物談?wù)摗?/span>
- 并行不悖:悖:違背,沖突。同時進(jìn)行,不相沖突。
- 并贓拿賊:行跡露敗,當(dāng)場人臟俱獲。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