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鋌而走險
tǐng ér zǒu xiǎn
risk danger in desperation
“鋌而走險”的成語拼音為:tǐng ér zǒu xiǎn,注音:ㄊㄧㄥˇ ㄦˊ ㄗㄡˇ ㄒㄧㄢˇ,詞性: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左傳·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基本解釋: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例句:碰了荒年,也少不了這班人,不然,鬧出那~的,更是不得了了?!锴濉酋氯恕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十五回
拼音 | tǐng ér zǒu xiǎn |
注音 | ㄊㄧㄥˇ ㄦˊ ㄗㄡˇ ㄒㄧㄢˇ |
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
英文 | risk danger in desperatio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 |
出處 | 《左傳·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
例句 | 碰了荒年,也少不了這班人,不然,鬧出那~的,更是不得了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十五回 |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鋌鹿走險
下一個成語:
通變達權(quán)
以"險"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險象環(huán)生:危險的局面不斷產(chǎn)生。
- 險遭不測:形容從極危險的境地中逃出了性命。
- 險阻艱難:險阻:危險和障礙。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危險和障礙。
以"鋌"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