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太平無象
tài píng wú xiàng
the world is at peace
“太平無象”的成語拼音為:tài píng wú xiàng,注音:ㄊㄞˋ ㄆㄧㄥˊ ㄨˊ ㄒㄧㄤˋ,詞性:作賓語、定語;多用于諷刺,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dāng)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保窘忉專褐柑绞⑹啦o一定標(biāo)志。后諷刺反動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例句:《晉書·楊駿傳》中有一句:“雖太平無象,而刺史多武功之者?!?
拼音 | tài píng wú xiàng |
注音 | ㄊㄞˋ ㄆㄧㄥˊ ㄨˊ ㄒㄧㄤˋ |
詞性 | 作賓語、定語;多用于諷刺 |
英文 | the world is at peac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太平盛世并無一定標(biāo)志。后諷刺反動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 |
出處 | 《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六年》:“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dāng)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td> |
例句 | 《晉書·楊駿傳》中有一句:“雖太平無象,而刺史多武功之者?!?/td> |
補充糾錯
以"象"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以"太"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太阿倒持: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quán)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太倉稊米:太倉:古代設(shè)在京城中的大谷倉。比喻非常渺小。
- 太倉一粟:太倉:古代設(shè)在京城中的大谷倉。大糧倉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極大的數(shù)量中一個非常小的數(shù)目。
-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dāng)。
- 太平盛世:安定、興盛的時代。
- 太平無事:指時世安寧和平,也指生活清靜無憂。
- 太平無象:指太平盛世并無一定標(biāo)志。后諷刺反動統(tǒng)治者粉飾升平。
- 太丘道廣:太丘:東漢陳寔,曾為太丘長,世稱陳太丘。指交游甚廣。
- 太山北斗:太山為五岳之首,北斗為眾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眾所崇仰的人。
- 太上忘情:太上:指圣人。圣人不為情感所動。
- 太歲頭上動土: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