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敲門磚
qiāo mén zhuān
stepping stone
“敲門磚”的成語拼音為:qiāo mén zhuān,注音:ㄑㄧㄠ ㄇㄣˊ ㄓㄨㄢ,詞性:偏正式;作賓語;比喻借以謀取名利的工具,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五:“一日,沖元自窗外往來,東坡問:‘何為?’沖元曰:‘綏來?!瘱|坡曰:‘可謂奉大福以來綏?!w沖元登科時賦句也。沖元曰:‘敲門瓦礫,公尚記憶耶!’”,基本解釋:敲門的磚石,門敲開后就被拋棄。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例句:唐代·杜甫《月夕》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敲門磚?!?
拼音 | qiāo mén zhuān |
注音 | ㄑㄧㄠ ㄇㄣˊ ㄓㄨㄢ |
詞性 |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借以謀取名利的工具 |
英文 | stepping ston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敲門的磚石,門敲開后就被拋棄。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
出處 |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五:“一日,沖元自窗外往來,東坡問:‘何為?’沖元曰:‘綏來?!瘱|坡曰:‘可謂奉大福以來綏。’蓋沖元登科時賦句也。沖元曰:‘敲門瓦礫,公尚記憶耶!’” |
例句 | 唐代·杜甫《月夕》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敲門磚。” |
補充糾錯
以"敲"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敲邊鼓:比喻從旁幫腔、攛掇或助勢。
- 敲冰戛玉:比喻樂聲清潤動聽。
- 敲冰求火:敲開冰找火。比喻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
- 敲冰索火: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一定不會成功。
- 敲冰玉屑:泛指精美的紙張。
- 敲膏吸髓:猶敲骨吸髓。比喻剝削壓榨極其殘酷。
- 敲骨剝髓:猶敲骨吸髓。比喻剝削壓榨極其殘酷。
- 敲骨取髓:敲碎骨頭,取出骨髓。①禪宗用語,意指為了求道而不惜自殘身體。②比喻殘酷地剝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瀝髓”、“吸髓吮脂”
- 敲骨吸髓:敲碎骨頭來吸骨髓。比喻剝削壓榨極其殘酷。
- 敲骨榨髓:猶敲骨吸髓。比喻剝削壓榨極其殘酷。
- 敲金擊石:金、石:指鐘磬一類的樂器。演奏鐘磬等樂器。也形容聲音鏗鏘。
- 敲金擊玉:敲鐘擊磬。喻詩文聲調鏗鏘動聽。
- 敲金戛玉:指演奏鐘磬等樂器。也形容聲音鏗鏘。同“敲金擊石”。
- 敲鑼打鼓:①指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 敲鑼放炮:指大張旗鼓地活動。
- 敲鑼放砲:指大張旗鼓地活動。
- 敲門磚:敲門的磚石,門敲開后就被拋棄。比喻騙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 敲牛宰馬:指宰殺牲畜。
- 敲山振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動。
-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動。同“敲山振虎”。
- 敲髓灑膏:比喻傾家蕩產(chǎn)。
- 敲詐勒索:依仗勢力或抓住把柄進行恐嚇,用威脅手段索取財物。
- 敲榨勒索:依仗勢力或抓住把柄進行恐嚇,用威脅手段索取財物。同“敲詐勒索”。
- 敲竹杠:比喻利用別人的弱點或以某種口實為借口來索取財物。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