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納屨踵決
nà jù zhǒng jué
down at - heel
“納屨踵決”的成語拼音為:nà jù zhǒng jué,注音:ㄣㄚˋ ㄐㄩˋ ㄓㄨㄥˇ ㄐㄩㄝˊ,詞性:作定語;指生活貧困,年代:古代成語,出處:《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基本解釋: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例句:唐代·白居易《臥病書懷》:“職方春近擬宜宴,安得圓兗計相違。納屨踵決河橋雪,開門朔漏陣風飛。”
拼音 | nà jù zhǒng jué |
注音 | ㄣㄚˋ ㄐㄩˋ ㄓㄨㄥˇ ㄐㄩㄝˊ |
詞性 | 作定語;指生活貧困 |
英文 | down at - heel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 |
出處 | 《莊子·讓王》:“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td> |
例句 | 唐代·白居易《臥病書懷》:“職方春近擬宜宴,安得圓兗計相違。納屨踵決河橋雪,開門朔漏陣風飛?!?/td> |
補充糾錯
以"決"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決不待時:指對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后而立即執(zhí)行。封建時代處決死囚多在秋后,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處決,故謂。
- 決斷如流:決策、斷事猶如流水。形容決策迅速、順暢。
- 決命爭首:拼命爭先而戰(zhàn)。
- 決勝廟堂:廟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議事的場所。指文官儒將在廟堂中制定出決定勝改的策略。
- 決勝千里:坐鎮(zhèn)指揮千里之外的戰(zhàn)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 決勝于千里之外:坐鎮(zhèn)指揮千里之外的戰(zhàn)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
- 決一雌雄:雌雄:比喻高低、勝負。指較量一下勝敗高低。
- 決一勝負:決:決定;勝負:勝敗。進行決戰(zhàn),判定勝敗。
- 決一死戰(zhàn):決:決定;死:拼死。對敵人拼死決戰(zhàn)。
- 決疣潰癰:比喻腐敗之極。
以"納"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納貢稱臣: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后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 納垢藏污:垢、污: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 納諫如流:納:采納,接受;諫:舊指規(guī)勸君主或尊長,使改正錯誤;如流:迅速。接受勸諫就像流水那樣自然。形容非常樂意聽取別人意見。
- 納屨踵決:納:穿;屨:鞋;踵:腳后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著襤褸。
- 納履決踵:納:穿;履:鞋;決:破裂;踵:腳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窮困、窘迫。
- 納履踵決:納:穿;履:鞋;踵:腳后跟;決:破裂。提上鞋,鞋的腳后跟處卻破裂。形容處境困難。
- 納士招賢: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wǎng)羅人才。
- 納新吐故:原指人呼吸時,吐出濁氣,吸進新鮮空氣。現(xiàn)多用來比喻揚棄舊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