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麥穗兩岐
mài suì liǎng qí
forked ears of wheat
“麥穗兩岐”的成語拼音為:mài suì liǎng qí,注音:ㄇㄞˋ ㄙㄨㄟˋ ㄌㄧㄤˇ ㄑㄧˊ,詞性:名詞短語,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后漢書·張堪傳》:“[堪]乃于狐奴開稻田八千余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保窘忉專孩僖畸渻伤?。舊時以為祥瑞,以兆豐年。亦用以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比喻相像的兩樣事物。,例句:唐代·杜牧《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拼音 | mài suì liǎng qí |
注音 | ㄇㄞˋ ㄙㄨㄟˋ ㄌㄧㄤˇ ㄑㄧˊ |
詞性 | 名詞短語 |
英文 | forked ears of wheat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①一麥兩穗。舊時以為祥瑞,以兆豐年。亦用以稱頌吏治成績卓著。②比喻相像的兩樣事物。 |
出處 | 《后漢書·張堪傳》:“[堪]乃于狐奴開稻田八千余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td> |
例句 | 唐代·杜牧《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td> |
補(bǔ)充糾錯
以"岐"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bǔ)充糾錯
- 岐出岐入:指出入無固定的處所。
以"麥"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bǔ)充糾錯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