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禮賢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scholars
“禮賢下士”的成語拼音為:lǐ xián xià shì,注音:ㄌㄧˇ ㄒㄧㄢˊ ㄒㄧㄚˋ ㄕˋ,詞性: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禮賢下士,圣人垂訓;驕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書·李勉傳》:“其在朝廷,鯁亮廉介,這宗臣表,禮賢下士有始終,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基本解釋: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jié)交。,例句:我今天看見了一位~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絕少的了?!锴濉酋氯恕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回
拼音 | lǐ xián xià shì |
注音 | ㄌㄧˇ ㄒㄧㄢˊ ㄒㄧㄚˋ ㄕˋ |
詞性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英文 | be courteous to the wise and condescending to scholars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jié)交。 |
出處 | 《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禮賢下士,圣人垂訓;驕多矜尚,先哲所去?!薄缎绿茣だ蠲銈鳌罚骸捌湓诔?,鯁亮廉介,這宗臣表,禮賢下士有始終,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td> |
例句 | 我今天看見了一位~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絕少的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回 |
補充糾錯
以"士"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士飽馬騰:軍糧充足,士氣旺盛。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 士可殺不可辱:指士子寧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 士農(nóng)工商: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jīng)商的。
- 士死知己:士:有才識的人。為了報答知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為知己者死”。
- 士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以"禮"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禮崩樂壞:指封建禮教的規(guī)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 禮壞樂崩:古代制禮,把它當作社會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把制樂人微言輕教化的規(guī)范。形容社會綱紀紊亂,騷動不寧的時代。
- 禮輕情意重:禮物雖然很輕,但情意卻很深厚。
- 禮輕人意重:禮物雖然很輕,但人的情意卻很深厚。
- 禮讓為國:治理。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
- 禮尚往來:尚:注重。指禮節(jié)上應(yīng)該有來有往?,F(xiàn)也指以同樣的態(tài)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 禮奢寧儉:禮義過多而煩雜,不如儉約些。
- 禮順人情:指禮是順乎人之常情,人與人共處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
- 禮為情貌:意謂一個人的禮儀容止為內(nèi)心的顯現(xiàn)。情,情意;貌,容儀。貌和情互為表里。
- 禮無不答:禮:禮數(shù)。一方以禮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禮相報。亦指不受他人之禮,必以報答。
- 禮先一飯:指在禮節(jié)上自己年歲稍長。一飯,猶言一頓飯,喻指極短的時間。也指在禮節(jié)上先有恩惠與人。同“禮先壹飯”。
- 禮先壹飯:指在禮節(jié)上自己年歲稍長。壹飯,猶言一頓飯,喻指極短的時間。也指在禮節(jié)上先有恩惠與人。
- 禮賢下士: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jié)交。
- 禮儀之邦:禮儀:禮節(jié)和儀式;邦:國家。指講究禮節(jié)和儀式的國家。
- 禮義廉恥: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指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