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狼顧麕驚
láng gù qiān jīng
wolf's fearsome gaze and deer's alarm
“狼顧麕驚”的成語拼音為:láng gù qiān jīng,注音:ㄌㄤˊ ㄍㄨˋ ㄐㄩㄣ ㄐㄧㄥ,詞性:動賓短語;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局勢緊張或人心惶惶,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新唐書·岑文本傳》:“文本說孝恭曰:‘自隋無道,四海救死,延項(xiàng)以望真主……大王誠縱兵剽系,恐江嶺以南,向化心沮,狼顧麕驚?!?,基本解釋:比喻驚恐萬狀。,例句:《三國演義》第13回:“曹操乃捶胸頓足而言曰:‘吾為魏武者,豈有謀臣如此!我城中糧食雖有日打一斗,吾猶能屯糧十年,還有何懼!今日不斬于陣上,必為后患!'夏侯惇奮袖而起曰:‘主公,你何苦來言!吾愿取頭甌與你交換!'”
拼音 | láng gù qiān jīng |
注音 | ㄌㄤˊ ㄍㄨˋ ㄐㄩㄣ ㄐㄧㄥ |
詞性 | 動賓短語;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局勢緊張或人心惶惶 |
英文 | wolf's fearsome gaze and deer's alarm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比喻驚恐萬狀。 |
出處 | 《新唐書·岑文本傳》:“文本說孝恭曰:‘自隋無道,四海救死,延項(xiàng)以望真主……大王誠縱兵剽系,恐江嶺以南,向化心沮,狼顧麕驚?!?/td> |
例句 | 《三國演義》第13回:“曹操乃捶胸頓足而言曰:‘吾為魏武者,豈有謀臣如此!我城中糧食雖有日打一斗,吾猶能屯糧十年,還有何懼!今日不斬于陣上,必為后患!'夏侯惇奮袖而起曰:‘主公,你何苦來言!吾愿取頭甌與你交換!'” |
補(bǔ)充糾錯
以"驚"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bǔ)充糾錯
- 驚才風(fēng)逸:指驚人的才華像風(fēng)飄逸。
- 驚才絕艷:形容才華驚人,文辭瑰麗。
- 驚采絕艷:指文采驚人,辭藻華美。
- 驚愕失色:失色:由于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 驚耳駭目:耳聞目見后內(nèi)心震驚。
- 驚風(fēng)駭浪:比喻使世俗震動、極不尋常。
- 驚風(fēng)怒濤:比喻生活中的艱辛險(xiǎn)惡。
- 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diǎn)動靜就非常害怕。
- 驚鴻艷影: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yuǎn)望而言。
- 驚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態(tài)。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
- 驚慌失色:驚慌之極而面目變色。
- 驚慌無措: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同“驚惶失措”。
- 驚皇失措: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同“驚惶失措”。
- 驚惶失措:失措:失去常態(tài)。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
- 驚惶失色:驚慌之極而面目變色。
- 驚惶萬狀:驚惶: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diǎn)。
- 驚惶無措:由于驚慌,一下子不知怎么辦才好。
- 驚魂動魄:形容十分恐懼。
- 驚魂奪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 驚魂落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同“驚魂喪魄”。
- 驚魂喪魄:形容十分恐懼。
- 驚魂攝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同“驚魂奪魄”。
- 驚魂失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同“驚魂喪魄”。
- 驚魂未定:指受驚后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 驚見駭聞:耳聞目見后內(nèi)心震驚。同“驚耳駭目”。
- 驚恐失色: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 驚恐萬狀:驚恐: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diǎn)。
- 驚起梁塵:形容歌聲高妙動人。
- 驚群動眾:比喻驚動很多人來做一件事。同“驚師動眾”。
- 驚肉生髀:驚嘆久處安逸,不能有所作為。
- 驚蛇入草: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 驚神破膽:形容極其恐懼。
- 驚神泣鬼:形容震動很大,十分感人。
- 驚師動眾:師:眾人。比喻驚動很多人來做一件事。
- 驚世駭目:指使世人見而驚奇。
- 驚世駭俗: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
- 驚世絕俗:指卓絕特異,使世人震動。
- 驚世震俗: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驚駭。同“驚世駭俗”。
- 驚濤駭浪: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xiǎn)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 驚濤巨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xiǎn)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同“驚濤駭浪”。
- 驚濤怒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xiǎn)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同“驚濤駭浪”。
- 驚天地,泣鬼神: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
- 驚天動地: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 驚喜交集:交集:一起襲來。兩種事物同時出現(xiàn)或同時加在一個人身上,又驚又喜。
- 驚喜交加:兩種事物同時出現(xiàn)或同時加在一個人身上,又驚又喜。
- 驚喜若狂:形容又驚又喜,難以自持。
- 驚喜欲狂: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fā)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于興奮的情壯。
- 驚弦之鳥: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diǎn)動靜就非常害怕。同“驚弓之鳥”。
- 驚心悲魄:指使人心中震動和悲哀。
- 驚心慘目:眼見之后內(nèi)心震動,感到悲慘。
- 驚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懼。同“驚心喪魄”。
- 驚心怵目:指看到后內(nèi)心感到震驚。同“驚心駭矚”。
- 驚心悼膽:悼:戰(zhàn)栗。形容恐懼到極點(diǎn)。
- 驚心吊膽:形容十分害怕或擔(dān)心。
- 驚心吊魄: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diǎn)。同“驚心動魄”。
- 驚心動魄: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yōu)美,意境深遠(yuǎn),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diǎn)。
- 驚心奪目:指內(nèi)心震動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 驚心駭目:指看到后內(nèi)心感到震驚。同“驚心駭矚”。
- 驚心駭神:指內(nèi)心感到十分震驚。
- 驚心駭矚:指看到后內(nèi)心感到震驚。
- 驚心裂膽:指內(nèi)心十分震驚、恐懼。同“驚心破膽”。
- 驚心破膽:指內(nèi)心十分震驚、恐懼。
- 驚心喪魄:形容十分恐懼。亦作“驚心褫魄”。
- 驚心眩目:震動人心,耀人眼目。
- 驚愚駭俗: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驚。
- 驚猿脫兔:如受驚的猿猴、脫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以"狼"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bǔ)充糾錯
- 狼狽不堪:狼狽:窘迫的樣子。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
- 狼狽萬狀:狼狽:窘迫的樣子;萬狀:多種樣子。形容極其困頓、窘迫。
- 狼狽為奸: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jié)干壞事。
- 狼狽周章:指倉皇驚恐。
- 狼奔豕突:豕:豬;突:猛沖。象狼那樣奔跑,象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
- 狼奔鼠竄:狼群鼠輩到處流竄。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
- 狼奔鼠偷:形容壞人到處擾亂。
- 狼奔兔脫:形容倉皇逃竄。
- 狼飡虎食: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
- 狼飡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
- 狼餐虎噬:①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②比喻殘酷剝削搜括。
- 狼餐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 狼吃幞頭:狼銜去人的幞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qiáng)自忍耐。
- 狼蟲虎豹:①泛指兇猛的動物。②比喻惡人歹徒。
- 狼顧鴟張:如狼兇視,如鴟張翼。形容兇暴,囂張。
- 狼顧鴟跱:如狼兇視,如鴟峙立。比喻兇暴者伺機(jī)欲動。
- 狼顧狐疑:指左顧右昐,存有畏懼和猶豫之心。狼顧,狼走路時常?;仡^看;狐疑,狐貍本性多疑。
- 狼顧虎視: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yán)而兇狠。
- 狼顧麕驚:比喻驚恐萬狀。
- 狼顧鳶視:如狼鷹視物。形容兇狠而貪婪。
- 狼嗥狗叫:形容惡人狂呼亂叫。
- 狼嗥鬼叫:形容聲音凄厲。
- 狼嚎鬼叫:形容聲音凄厲。同“狼嗥鬼叫”。
- 狼號鬼哭:形容哭叫的聲音凄厲。
- 狼艱狽蹶:比喻處境困苦窘迫。
- 狼猛蜂毒:形容人兇狠毒辣。
- 狼前虎后:前門趕走狼,后門來了虎。比喻壞人接踵而來。
- 狼飧虎咽:飧:熟食,飯食。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亦作“狼餐虎咽”。
- 狼貪虎視: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
- 狼貪鼠竊: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 狼突鴟張:像狼一樣奔突,像鷂鷹一樣張開翅膀。形容壞人猖狂囂張到了極點(diǎn)。
- 狼突豕竄:象狼那樣奔跑,象豬那樣沖撞。形容成群的壞人亂沖亂撞,到處搔擾。同“狼奔豕突”。
- 狼吞虎餐: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
- 狼吞虎噬:像狼虎那樣吞食咬嚼。比喻極為貪婪殘忍。
- 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狼心狗肺: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
- 狼心狗行:心腸似狼,行為如狗。比喻貪婪兇狠,卑鄙無恥。
- 狼煙大話:漫無邊際的吹牛話。
- 狼煙四起:狼煙:古代邊防報(bào)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bào)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 狼眼鼠眉:形容人相貌兇惡。
- 狼羊同飼: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
- 狼子獸心:比喻兇暴的人用心殘忍,有如野獸。
- 狼子野心: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兇惡的本性。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xí)性難改。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