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救火拯溺
jiù huǒ zhěng nì
Save the fire and drown
“救火拯溺”的成語拼音為:jiù huǒ zhěng nì,注音:ㄐㄧㄡˋ ㄏㄨㄛˇ ㄓㄥˇ ㄋㄧˋ,詞性: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將以迎王師。”,基本解釋:形容緊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例句:民間故事中有一個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故事,主人公在救火的過程中奮不顧身,不僅搶救了火災(zāi)現(xiàn)場的人們,還救出了溺水的人。這個故事的主要含義是救人于危難之中,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與行為。
拼音 | jiù huǒ zhěng nì |
注音 | ㄐㄧㄡˋ ㄏㄨㄛˇ ㄓㄥˇ ㄋㄧ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
英文 | Save the fire and drow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形容緊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 |
出處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將以迎王師?!?/td> |
例句 | 民間故事中有一個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故事,主人公在救火的過程中奮不顧身,不僅搶救了火災(zāi)現(xiàn)場的人們,還救出了溺水的人。這個故事的主要含義是救人于危難之中,是一種高尚的品德與行為。 |
補充糾錯
以"溺"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溺心滅質(zhì):指淹沒天然的心性,掩蓋純樸的本質(zhì)。
以"救"字結(jié)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救焚投薪:焚:火災(zāi);薪:柴草。投進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救焚益薪:焚:火災(zāi);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救焚拯溺:焚:火災(zāi);溺:水災(zāi)。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緊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 救過補闕:闕:同“缺”,不足,缺點。挽救過錯,彌補不足。
- 救過不給:猶救過不贍。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 救過不贍: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 救過不暇:補救過失都來不及。同“救過不贍”。
- 救寒莫如重裘:比喻處事須敦本務(wù)實。
- 救火投薪:為了撲滅火焰而將木柴扔進火中。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 救火揚沸:沸:開水。比喻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形容情況危急。
- 救火拯溺:形容緊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同“救焚拯溺”。
- 救饑拯溺:指拯救饑餓和危急中的人。
- 救急扶傷:救濟危急,扶助傷病。
- 救經(jīng)引足:引:拉;經(jīng):縊死。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越做越離目的越遠。
- 救苦救難:佛經(jīng)中的話。拯救在苦難中的人。
- 救苦弭災(zāi):解脫苦難,消除災(zāi)禍。
- 救困扶危:救濟、扶助陷于危難的人。
- 救燎助薪: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同“救火投薪”。
- 救民水火:水火:比喻深重的災(zāi)難。把老百姓從深重的災(zāi)難中拯救出來。
- 救民于水火:救:拯救;水火:比喻災(zāi)難。把人民從深重的災(zāi)難中拯救出來。
- 救難解危:幫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難。
- 救偏補弊:糾正偏向,補救弊端。
- 救黥醫(yī)劓:黥,刺面;劓,割鼻。均為古代刑罰。指醫(yī)治刺面之傷,補上割掉之鼻,比喻恢復(fù)本來面目。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指救人性命功德無量。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指救人性命功德無量。
- 救時厲俗:匡救時弊,糾正風(fēng)氣。
- 救世濟民:挽救天下,拯濟百姓。
- 救死扶傷:扶:扶助,照料。搶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顧受傷的人?,F(xiàn)形容醫(yī)務(wù)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精神。
- 救死扶危:救護生命垂危者,照顧危亡者。
- 救亡圖存:救:拯救;亡:危亡;圖:謀求;存:生存。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國家的生存。
- 救災(zāi)恤患:指救濟撫恤災(zāi)患中的人。
大家都在查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