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媵字是什么意思
媵的解釋 媵怎么讀
“媵” 字共有 13 畫,拼音:yìng,注音:ㄧㄥˋ,部首:女,筆畫數(shù):13 畫,字體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五行:木,五筆:EUDV,Unicode編碼:U+5AB5,鄭碼:QUZM,倉頡:BFQV,“媵”字筆順為:ノフ一一丶ノ一一ノ丶フノ一

簡體 | 媵 | 繁體 | 媵 |
拼音 | ying | 音標(biāo) | yìng |
部首 | 女 | 結(jié)構(gòu) | 左右結(jié)構(gòu) |
五行 | 木 | 五筆 | EUDV |
筆畫 | 13 畫 | 繁畫 | 15 畫 |
注音 | ㄧㄥˋ | Unicode | U+5AB5 |
鄭碼 | QUZM | 倉頡 | BFQV |
筆順 | ノフ一一丶ノ一一ノ丶フノ一 |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嫌 [ xián ]
下一個字:
嫄 [ yuán ]
【媵】的意思
補充糾錯
媵
yìng
古代指隨嫁,亦指隨嫁的人:“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古代稱姬妾婢女:妾媵。媵侍。
送,相送:“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br>
筆畫數(shù):13;
部首:女;
筆順編號:3511431134531
yìng
古代指隨嫁,亦指隨嫁的人:“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古代稱姬妾婢女:妾媵。媵侍。
送,相送:“波滔滔兮來迎,魚鄰鄰兮媵予?!?br>
筆畫數(shù):13;
部首:女;
筆順編號:3511431134531
【媵】的詳解
補充糾錯
媵
yìng
【動】
(形聲。從女,朕(zhèn)聲。本義:指隨嫁,陪送出嫁)
同本義〖accompany〗
媵御馂?!秲x禮·士昏禮》。注:“古者嫁女,必娣姪從之,謂之媵?!?br>以媵秦穆姬?!蹲髠鳌べ夜迥辍?br>又如:媵婢(陪嫁的婢女);媵從(陪嫁的女子);媵女(指侄娣從嫁者)。亦指以臣仆陪嫁。如:媵臣(古時隨嫁的臣仆);媵從(隨嫁的臣仆);媵御(古婚禮中男女雙方的侍從)
相送;致送〖give;present〗
媵,送也?!稜栄拧?br>媵布席于奧?!秲x禮·士昏禮》。注:“媵,送也?!?br>媵觚于賓?!秲x禮·燕禮》。注;“媵,送也。”
魚鱗鱗兮來媵予?!冻o·九歌·河伯》
媵有莘之婦?!冻o·天問》
媵
yìng
【名】
古代嫁女時隨嫁或陪嫁的人〖bridesmaid〗
從衣文之媵七十人?!俄n非子·外儲》
小妻〖concubine〗
且買妾納媵,因聘為資?!铣骸ど蚣s《秦彈王源》
又如:媵侍(妾和婢);媵御(姬妾);媵嬖(寵妾)
庶賤者,服役的女人〖humbleperson〗
媵人持湯沃灌?!鳌に五ァ端蜄|陽馬生序》
又如:媵婢(侍婢);媵母(普通婦女)
yìng
【動】
(形聲。從女,朕(zhèn)聲。本義:指隨嫁,陪送出嫁)
同本義〖accompany〗
媵御馂?!秲x禮·士昏禮》。注:“古者嫁女,必娣姪從之,謂之媵?!?br>以媵秦穆姬?!蹲髠鳌べ夜迥辍?br>又如:媵婢(陪嫁的婢女);媵從(陪嫁的女子);媵女(指侄娣從嫁者)。亦指以臣仆陪嫁。如:媵臣(古時隨嫁的臣仆);媵從(隨嫁的臣仆);媵御(古婚禮中男女雙方的侍從)
相送;致送〖give;present〗
媵,送也?!稜栄拧?br>媵布席于奧?!秲x禮·士昏禮》。注:“媵,送也?!?br>媵觚于賓?!秲x禮·燕禮》。注;“媵,送也。”
魚鱗鱗兮來媵予?!冻o·九歌·河伯》
媵有莘之婦?!冻o·天問》
媵
yìng
【名】
古代嫁女時隨嫁或陪嫁的人〖bridesmaid〗
從衣文之媵七十人?!俄n非子·外儲》
小妻〖concubine〗
且買妾納媵,因聘為資?!铣骸ど蚣s《秦彈王源》
又如:媵侍(妾和婢);媵御(姬妾);媵嬖(寵妾)
庶賤者,服役的女人〖humbleperson〗
媵人持湯沃灌?!鳌に五ァ端蜄|陽馬生序》
又如:媵婢(侍婢);媵母(普通婦女)
《媵》字同部首(女)
《媵》字同筆畫(13畫)
《媵》字同讀音(yìng)
分享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