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戲曲中提到的“瘟神”與《九曲黃河陣》的相關信息,可以歸納如下:
一、戲曲中的“瘟神”
在戲曲作品中,提及“瘟神”的并不多見,且通常與特定的劇目或情節(jié)相關。例如,在京歌《送瘟神》中,有藝術家通過演唱來表達對消除瘟疫、祈求平安的愿景。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瘟神”是某一戲曲劇目的主角或核心元素,它可能只是作為某種象征或意象出現(xiàn)。
二、《九曲黃河陣》相關信息
劇情簡介:
- 《九曲黃河陣》又名《黃河陣》、《收三霄》、《混元金斗》等,是秦腔等傳統(tǒng)戲曲中的經(jīng)典劇目。
- 劇情主要講述商紂交戰(zhàn)時期,趙公明助陣被陸壓用“七箭書”射死,申公豹搬弄是非,請來云霄、碧霄、瓊霄,攜帶法寶,大擺“九曲黃河陣”,困住十二大仙,燃燈不敵亦化蝶而逃。后道教主、截教主、闡教主一同前來,方收伏三霄,破了黃河陣。
角色與行當:
- 劇中人物眾多,包括姜子牙、燃燈、元始天尊(須生或花臉)、太上老君(老生)、黃天化、哪咤、韋陀(武生)、云霄、瓊霄、碧霄(武旦)、趙公明、聞仲、通天教主(大花臉)、申公豹(丑)等。
- 角色扮相奇特,道具獨特少見,如金蛟剪、混元金斗等均需特制。
表演特色:
- 劇中使用了眾多曲牌,包括道歌和一些特殊曲牌,在其他劇目中很少使用。
- 三霄(瓊霄、碧霄、云霄)的表演極具特色,性格火爆急躁,且有其他劇目少見的扮相和表演方式。
歷史與傳承:
- 《九曲黃河陣》的劇情源于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相關情節(jié)。
- 該劇目在甘肅、陜西等地的秦腔班社中常演不衰,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藝術價值。
-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該劇目的表演技巧和藝術特色也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綜上所述,戲曲中提及的“瘟神”與《九曲黃河陣》并無直接關聯(lián)?!毒徘S河陣》作為一部經(jīng)典戲曲劇目,以其獨特的劇情、角色和表演特色而深受觀眾喜愛。